書評:世界名槍譜

書名:世界名槍譜
作者:時齊霖
出版者:雲皓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 年 11 月初版
頁數:128 頁

上星期買了這本尖端科技的「世界名槍譜」,週末抽空把它看完,隨手拿支紅筆 圈點,結果是傷痕累累,慘不忍睹。

這本「世界名槍譜」其實只有自動手槍篇和衝鋒槍篇,看來出版者還想要出版步槍和機槍篇。全書 128 頁,銅板紙彩色精印,彩色的槍枝照片大部份都是原廠 的宣傳照片,十分精美;比較舊型的槍枝照片多是黑白,而且從其顆粒來看,恐怕都是從一些原文書中翻印下來的。另外也有一些槍的剖面結構圖,看來像是作者根 據原文書的結構圖重繪的,其中有些有細部零件名稱,有些沒有;但是由於缺乏槍械基本結構和原理的說明,標明這些零件對大部份的讀者來說並沒有什麼 意義。

##ReadMore##

這本書最大的問題在於文字內容方面。

首先是文字編輯付之闕如,錯漏字不少,幾乎每頁都可以找到一些排版和編輯上的問題;很顯然地出版者完全沒有做編輯校對的工作。讓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個衣著光鮮的女子臉上的化妝一塌糊塗,不是眼線畫歪了,就是口紅塗壞了,怎麼看怎麼不舒服。

在內容方面,第一個嚴重的問題是它缺乏適當的引介和基本名詞說明。像是什麼是反衝原理?什麼是短後座式?什麼是開放式和關閉式槍機(書中稱為開槍機 和閉 槍機)?白朗寧的閉鎖原理是什麼?常用的彈種是什麼?它們的尺寸規格速度又是如何?一般中文讀者對槍械的瞭解本來就不多,再加上不同作者對一些外文槍械名 詞的翻譯並不一致,沒有基本名詞的解說作基礎,相信大部份的讀者都是看得「霧 煞煞」、摸不著頭緒,更不用說是去瞭解各槍枝採用這些不同原理時的優缺點或考量的因素了。大部份讀者在此時恐怕只能信任寫書的「專家」了。

但是「專家」在書中表現的又如何呢?很遺憾的,我必須說是十分令人失望,在資料方面有太多的錯誤。例如說,第 60 頁談到 SIG P229 手槍時,在 P220 系列的製程中,滑套以整塊鋼材以工作母機加工成型,而 P229 的滑套則是採用粉末冶金壓鑄。實際上,原本 P220 系列手槍的滑套是由一塊鋼片彎壓之後再加工,而 P229 的滑套才是用整塊鋼材用工作母機(NC)切削而成。

在第 30 頁有關 HK P7 手槍也有兩個大錯誤。首先,書中說 P7 強大的後座力是因為槍管過短所致。這個明顯的錯誤,只要和其他 9mm 手槍的緊緻型比較就會發現 ,P7 的槍管並沒有比較短(見附表),所以後座力強大並不是因此而來。其實 P7 後座感比較大的原因有二:一是反衝式的本質,另一是因為滑套和槍機重量較輕的關係。反衝式由於槍管固定,有一部份後座力沒有經過滑套彈簧的緩衝而直接傳遞 到槍身來,射手的後座感自然較大。P7 更因為使用延遲反衝的關係,槍機重量比較輕,而且滑套採用低高度的設計,重量也很輕。這些因素加起來,自然助長了激烈的滑套運動。另外,一般採用反衝式原 理的手槍通常使用小口徑的低威力子彈,例如 6.35mm Browning(.25 ACP)、7.65 mm Browning(.32 ACP)、9mm Short(.380 ACP)等,但是它們的後座感仍然不小(用過華瑟 PPK 的人就知道),更何況使用 9mm Luger 的 P7 呢?

手槍型號 槍身全長 瞄準基線 槍管長度
HK P7M13 175 mm 147 mm 105 mm
SIG P225 180 mm 145 mm 97.6 mm
SIG P228 180 mm 145 mm 99 mm
Glock 19 174 mm 152 mm 102 mm

另外在同頁說 P7 槍身過短、瞄準困難,這也是不正確的說法。瞄準困不困難,決定因素是在於照門和準星的設計、握把的角度、以及槍身的平衡度。用過 P7 的人都認為它握把角度非常自然,平衡性也很好,照門也跟其他種槍沒什麼太大差異,怎麼會難瞄準呢?如果真的要跟槍身長度扯上關係的話,應該說是瞄準的精確 度。嚴格說來,這不應該稱作「槍身長度」,而是「瞄準基線長度」(sight radius),指的是前準星和照門間的距離。在這點上,我們也看不出 P7 有什麼不如人處。

在彈藥方面,也有不少錯誤。全書中對彈藥的稱呼不一致,一下子美制,一下子歐制,莫衷一是,讀者怎麼會知道美國的 .380 ACP 子彈就是歐洲慣稱的 9 mm Short?比較好的作法應該是統一用歐制為主(也就是公制),再在其後用括弧列出美制尺寸;在書後附錄列出一張對照表會更有幫助。當然了,如果是歐洲沒有通稱的彈種,像是 .40 S&W 的話,可以只列出美制 。這個名稱的不一致,甚至直接影響到內容的正確性,例如,在第 34 頁提到「7.65mm ACP 與 9mm ACP」,實際上從來就沒有這兩種彈種稱呼,是 7.65mm Browning(.32 ACP)與 9mm Short(.380 ACP)之誤。

談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說,名稱似乎只是小事,不必如此小題大作。但是在槍械上,不正確彈藥名稱可能會誤導射手使用錯誤的子彈,進而造成不必要的意外或傷亡。例如,在目前軍用剩餘槍械市場上有很多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口徑 .303 英 吋;但如果有人就因此誤用 .303 Savage 子彈而非正確的 .303 British 子彈的話,很可能會引起膛炸意外。輕則損壞槍械機件,重則人員傷亡,因此不可不慎。

除了槍械技術資料上的問題外,書中有關槍械歷史的介紹也是混淆模糊,不是稀哩呼嚕地一語帶過,就是引用不當,不禁讓人懷疑是否曾經收集過最基本的資料。 例如,第四頁火槍發展簡史中對騎兵用槍的原因就說明得不清不楚;另外,在同頁提到「 1854 年爆發的德國與英國的李加里波里戰役中前膛左輪手槍首次登場」,先不要說前膛左輪槍的發展比這還要早,1854 年時德國(普魯士)也沒跟英國打 過仗,「李加里波里」也不知是何地,而且科爾特早在 1847 年就已經在生產他的 Walker 左輪槍供應美國騎兵隊了。

另外,書中許多地方說法前後矛盾,作者或者是不自覺,或者是各篇在不同時間下寫成,出版前來不及修正成一致的說法。例如像第 86 頁說蘇聯於 1934 年根據芬蘭 Suomi 衝鋒槍發展出 PPD 衝鋒槍,但在第 92 頁又說 PPD 是在蘇聯入侵芬蘭後發展的。這真是 @#$%!,蘇聯入侵芬蘭是在 1939 年的冬季!在第 58 頁提到「從 HP 手槍到 P210 手槍導槽都採用封閉式設計」,但是他都忘了在第 11 頁還有他自己辛苦畫出的 HP 手槍剖面圖,明明白白地顯出 HP 手槍是開放式導槽的設計。

本書的作者不是別人,是當年在尖端科技上寫一系列有關國產六五式步槍的時齊霖先生,照理說應該有一定的水準。但是這本書的內容變成這個樣子,不知道我們是否該要怪罪出版商的不用心,糟蹋了他的名聲?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