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介:虛擬歷史

書名:What If? The World's Foremost Military Historians Imagine
What Might Have Been
編者:Robert Cowley
出版者:G. P. Putnam's Sons, New York, NY
出版日期:1999年初版
頁數: 395 頁

所謂的虛擬歷史(alternative history 或 counterfactual history)一直不登大雅之堂。沒錯,是有些作家用跟實際歷史上不同的設定來寫小說,鋪陳出完全不同的世界。不少這些小說都被歸類在科幻小說中,像是 L. Sprague De Camp 的「黑暗不再」(Lest Darkness Fall),以及 Philip K. Dick 的「高堡奇士」(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前者主角時光旅行回到 8 世紀的羅馬,協助哥德王國度過難關,將文藝復興提早了 700 年;後者則是設定在二次大戰盟軍戰敗,德日瓜分世界下的美國,有人寫了一本談到如果二次大戰盟軍將德日擊敗後會如何如何的虛擬歷史書。這些小說雖然或直 接、或間接地使用虛擬歷史的題材與形式,但是通常都只限於文學的範疇,沒有被賦以歷史學上的意義。

但是,這種虛擬歷史其實在許多歷史家心中也佔有一席之地。只要對歷史有興趣的人,怎麼可能不會時時在問:「如果這樣這樣,又會如何如何…」之類的問 題呢?這樣的問題是瞭解歷史事件重要性的最好工具。藉由這樣發問、分析的過程,歷史家才有可能把各個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釐清,也才能發現歷史的癥結和轉捩 點。只是,這種工具通常都沒有被正式地承認與探討罷了。

在歷史學家的這種探討中,最著名的應該要算是湯恩比對於亞歷山大大帝所發的思古幽情了。湯恩比在討論亞歷山大的一生時提到,如果亞歷山大沒有在 32 歲的壯年去世,能夠多活 10 年光陰,他可能成就的不知有多少,很可能整個歐亞非大陸的大半都落入他的掌握之中,馬其頓帝國成就了世界文化的一統。

但是,除了湯恩比這種幽微思古的感嘆之外,一般的歷史家還是對於虛擬歷史敬而遠之,很少有系統而公開的陳述。這本書則打破了這個局面,邀請了許多知名的軍事歷史家對於虛擬的歷史提出他們的看法。

為什麼找軍事歷史家?因為在軍事史上有太多偶然和瞬間的因素決定了結果,不是像一般歷史一樣往往是逐漸改變的。天候、地形、時間、甚至個人的體能和 精神狀態和一瞬間的決定對於軍事的影響都非常重大,而軍事的結果對於一般歷史又有極深遠的影響。所以,我們很容易地就可以在軍事史上找出歷史的轉捩點;並 且設想如果在這些轉捩點上如果歷史的走向稍稍不同,最後會有什麼影響。

這本書列了許多設想和結果,在下面僅就一些我個人覺得比較能夠成立的加以介紹一下。

  • 701 BC, 當阿西利亞(Assyrian)圍攻猶大王國首都耶路撒冷,軍中發生瘟疫, 國王 Sennacherib 放棄攻城。如果沒有瘟疫,阿西利亞將攻陷耶路撒冷,猶太亡國,人民被賣去當奴隸。此時還在成型階段的猶太教將會隨著人民流離而消失。在未來將不會有基督教 或回教的出現。
  • 652 BC,利底亞(Lydia)國王做夢跟阿西利亞交好,以抵抗 Cimmerian 蠻族。如果沒有做這個夢,利底亞不會跟阿西利亞走近,當 Cimmerian 入侵時阿西利亞不會幫忙。蠻族會消滅利底亞王國,勢力直達希臘。希臘會淪陷,希臘城邦文化不會存在。
  • 480 BC,雅典領頭的希臘艦隊在撒拉米斯(Salamis)擊敗波斯艦隊,粉碎波斯征服希臘的計畫。如果波斯人在撒拉米斯(Salamis)打敗希臘艦隊,希臘落入波斯帝國版圖。雅典人逃到義大利,另起爐灶,羅馬可能無法崛起稱霸。
  • 334 BC,亞歷山大大帝在 Granicus River 作戰僥倖未死。如果亞歷山大在此戰死的話,馬其頓將會崩潰,雅典因海 上貿易復興,和迦太基爭戰。羅馬趁機而起,對希臘文化並不特別喜好,和中興的波斯連成一個大帝國。
  • 9 AD,兩個羅馬軍團被日爾曼蠻族消滅,羅馬帝國邊境退回多瑙河以南。如果羅馬軍團沒有被日爾曼蠻族擊敗,日爾曼人最終會被羅馬收編,變成基督教感化下的一 個溫順臣民。日爾曼蠻族不會在日後成為羅馬帝國滅亡的直接因素,羅馬帝國至少可多存活數百年。日爾曼文化也將缺少了自由奔放的成分,或許後來就不會有興盛 的德國。
  • 733 AD 法蘭克王國的軍隊在 Poitiers 擊敗回教軍隊。如果回教軍隊沒有被擊敗,將有可能席捲西歐,回頭夾攻東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可能早早滅亡,整個歐洲落入回教掌握之中。可能不會有所謂的黑暗時期,但是今日西方文化的面貌可能大大不同。
  • 1242 AD,蒙古拔都西征,前鋒直攻到維也納城外。如果不是因為喜愛喝葡萄酒的窩闊台汗酒精中毒早逝,蒙古軍隊東返,拔都很可能攻下整個歐洲,把它弄成一片廢墟。
  • 1521 AD,荷南‧寇蒂斯(Hernan Cortes)被阿茲特克帝國俘獲,在千鈞一髮之際脫逃。如果他沒逃脫,被阿茲特克人拿去殺掉祭神,他的探險隊很可能瓦解,阿茲特克帝國仍然存在。而西班牙在美洲的擴張有可能告一段落,把注意力改放在在北菲和荷蘭。
  • 1529 AD,奧圖曼帝國蘇丹蘇利門大帝進攻維也納,因天氣不好失敗。如果那年夏天少下一點雨,奧圖曼軍隊的行進可以快個三天,增援維也納的西方盟軍就進不了城。維也納不守,整個中歐地區就門戶洞開,奧圖曼軍隊可以予取予求,文藝復興可能就此夭折。
  • 1588 AD,英國使用火船戰術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但是如果當天風向不對,英國火船戰術失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掩護 27,000 精銳部隊渡過英倫海峽,英國的雜牌軍將無法抵抗。英國被征服,自然也不會有日後的海上霸業。
  • 1776 AD,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有許多時候都可能徹底失敗,革命早早夭折。比較著名的像是華盛頓的軍隊在紐約有兩次被英軍包圍,如果不是因為濃霧作祟,他的軍隊藉著天氣掩護撤退,老早就會被消滅。另外,還有著名的「未發的一槍」:如果英軍的佛格森上尉(Capt. Patrick Ferguson)不為紳士風度所限,能夠發狠對華盛頓的背後開槍,整個獨立戰爭的結果也可能大大不同。
  • 1862 AD,南軍的 Robert E. Lee 將軍發出的作戰指令落入北軍手中,就是著名的「Lost Order」,讓北軍得以一窺他全年的作戰構想。雖然北軍屢戰屢敗,但還能預知他下一步行動,能夠事先準備來對抗。如果沒有這份指令,敗戰連連的北軍根本 無法跟得上他麾下士氣高昂又行蹤不定的南軍,很可能早早就敗北。
  • 1862 AD,南軍的 Robert E. Lee 將軍的部隊在「七日之役」(Seven Day's Battle)中大敗北軍 McClellan 將軍的部隊,北軍部隊僥倖逃脫。如果南軍可以完成 Robert E. Lee 設計的包圍行動的話,北軍將全軍覆沒,整個東岸戰線到華盛頓都將門戶洞開,北方可能得早早求和。
  • 1931 AD 紐約的一輛計程車將邱吉爾撞傷。如果那個計程車司機的反應慢了那麼幾分之一秒,或是計程車的速度快了那麼幾公里,英國在二次大戰中的領導人就不是邱吉爾了;能不能度過初期的難關也未可知了。
  • 1941 AD 希特勒發動巴巴羅沙行動攻擊蘇聯。如果希特勒不攻蘇聯,改攻非洲和中東的話,不但穩固南方陣線,同時也確保了油源,解決了戰時德國最大的資源問題。在這之 後,即使他仍然想侵攻蘇聯,除了從歐洲方面前進外,也可以由伊拉克、伊朗一帶直接攻進高加索地區,切斷蘇聯的能源供應。
  • 1944 AD, 如果諾曼第登陸失敗,盟軍在 1944 年將無法再度嘗試。在 1945 年時,第一顆原子彈可能就會投在柏林而非廣島。另外,在沒有西方盟軍出面的情形下,蘇聯紅軍可能在 1945 年席捲整個歐洲大陸,共產主義勢力大盛。
  • 1945 AD, 在大戰的最後兩個星期,如果蘇聯趁機登陸北海道,日本佔領軍勢必要像德國一樣讓蘇聯也佔上一腳,東北亞形勢改觀。當韓戰爆發時,美軍也不可能將日本當成基地,必須顧慮到蘇聯的干擾。
  • 1946 如果蔣介石不派精銳部隊接收東北,讓蘇俄建立滿洲人民共和國。為了對抗蘇俄勢力,美國勢必得全力幫助中國。只要中國政權不換,韓戰不可能爆發。中國也會加入防蘇的陣營,和德國、日本一樣蒙受冷戰帶來的好處。等到 90 年代蘇聯瓦解後,中國很可以順理成章地收回東北。

看到外國軍事史家的這些假想,不曉得中國史家能不能也找一些出來,一定也很有意思。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