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城下(Enemies at the Gates)

看到這部電影的英文標題,直覺地會聯想到什麼?自然是「漢尼拔在門外」(Hannibal at a gate)。第二次布匿克戰爭中,漢尼拔在義大利半島所向無敵,多次會戰羅馬軍團都以慘敗收場,損失慘重。漢尼拔的軍隊直逼羅馬科林門外(Collen Gate)。他替羅馬帶來的恐怖讓人印象深刻,甚至在數世紀後,羅馬的媽媽們仍然用 Hannibal at a gate 來嚇唬不乖的小孩。

漢尼拔直逼城門固然是羅馬的夢魘,1942年夏季德國第六軍團進入史達林格勒又何嘗不是蘇聯的夢魘。提摩申科元帥五月上旬在卡爾可夫的攻勢失敗,被 德軍第一裝甲軍團、第十七軍團、以及第六軍團把部隊切成碎片。克里米亞半島上,馮曼斯坦的第十一軍團前後殲滅了不下四個蘇俄軍團,塞伐斯洛普要塞已被圍困 近一月,陷落在即。這時希特勒發起的高加索攻勢,以高加索油田為目標,戰略價值雖然可議,整體還算合理。但是在半途把戰線延伸,企圖奪取史達林格勒,這就 有些意氣之爭而不顧大局了。不過對蘇聯來說,史達林格勒也是面子問題,是絕對不能丟的,所以兩軍就在此對上。後來由於希特勒指揮決策上的錯誤,讓第六軍團 深陷重圍,最後被消滅,成為二次大戰東線的轉捩點。

「兵臨城下」一開場的15分鐘,寫實的情景可以比擬「搶救雷恩大兵」的灘頭場景:一列往前線開的貨車,老百姓被攆下來,裝上了更多的年輕士兵,車門 關上從外加鎖,俄國士兵默默無言地坐著,像一群群載向屠宰場的牲畜。從車板縫隙中看出,是俄國無邊無盡的大草原,不知開向何方。目的地終於到了,士兵被驅 趕出了車廂,年輕的臉上一片徬徨,眼中盡是恐慌,空手的他們成群地被趕下渡口,坐上形形色色的渡船,在德軍大砲、斯圖卡轟炸機的轟擊下渡過伏爾加河,航向 烽煙瀰漫的史達林格勒;前後的船中彈粉碎,左右的同伴中彈身亡,在船上坐不住跳水逃生的人,仍然躲不過政戰官的子彈。

##ReadMore##

到了彼岸,更多的迷亂、更多的推擠、更多的砲火,擠擠蹭蹭過了發放武器的行列,每兩人一把槍,沒有槍的只拿到一個五發子彈的彈莢。就這樣跌跌撞撞、 推推打打來到前線。所有的這些有槍沒槍的士兵就這樣列起陣來,對著步槍機槍裝甲車齊備的德軍陣線衝鋒。看著身旁的人紛紛倒下,旁人仍然搶著去抓落下的槍 支,好像一槍在手就可以多一分保障。衝鋒當然是衝不過去,但回頭呢?後面是政戰督戰隊,架在小拖車上的馬克沁機槍不是拿來打德軍,而是拿來掃射退卻的同志 們用的。

美國南北戰爭名將雪曼將軍說:「戰爭就是地獄。」就在這地獄裡,二次大戰中蘇俄最著名的狙擊手發希理‧翟色夫(Vassili Zaitsev)登場了。翟色夫是來自烏拉山脈的獵人,在史達林格勒會戰中一舉成名,擊殺242名德軍,成為蘇俄宣傳的英雄。他在戰場上初浴鮮血的情形雖 不一定就如電影所描述的,但恐怕也差不了多少;偉大領袖史達林同志是絕對不會允許納粹佔領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在這情形下,不管犧牲多少人命也不能讓他 蒙羞,紅軍沒有精良的武器,也沒有太多傑出的指揮官,唯一有的就是似乎永遠用不完的人力資源。

電影裡,大部分的人物都是真有其人,事蹟則稍有更動。例如翟色夫的同伴,滿嘴鐵牙的古立可夫(Kulikov)在電影裡被德軍狙擊手射殺,而在蘇方 的記載中則參加了翟色夫與德軍柯寧斯少校的最後對決,並且幫助翟色夫誘殺了德軍狙擊手。另外,政戰官丹尼洛夫是確有其人,也是在最後對決被射成重傷。

蘇俄紅軍二次大戰最常用的狙擊槍

有關翟色夫事蹟最大的爭議在於德軍有沒有柯寧斯少校(Major Konings,另一種說法是Waffen-SS上校Heinz Thorvald)這個人。蘇俄方面信誓旦旦地說有,並且大肆宣傳;電影裡也插了一個橋段讓第六軍團軍團長包路斯把柯寧斯少校的身份證明及勳章都收繳,告 訴他如果失敗的話他會成為無名亡魂,不會被蘇軍拿去宣傳。但實際上,在德軍所有的文件中,都找不到有柯寧斯少校這樣一位狙擊手,德軍 Zossen狙擊學校的軍官官階最高不過上尉(蘇軍方面說他是這個學校的校長),而除了蘇軍政戰方面的文件外,翟色夫本身所屬單位的原始資料中也找不到對 這個對決事件的記載。所以這很可能是蘇軍政戰人員創造出來的一個故事。

歷史真實性暫且不管,這部電影在前20分鐘後轉了調,變成翟色夫和德軍少校間爾虞我詐地各自佈下圈套設計對方,實在是一個大敗筆。還記得「拯救雷恩 大兵」嗎?在浴血灘頭、經歷生死大關後卻還要冒自己生命危險去救一個陌生人,好讓他回家團圓,誰都會想問:「為了什麼?」這個問題最尖銳化的一幕不在於米 勒上尉手下士兵的質疑,而在第一0一師副師長失事的座機旁,中尉駕駛員說死了23人,米勒問:「For a general?」駕駛員回答:「One man.」生命何價?將軍也是人,他的命為何會比我們重要?

如果「兵臨城下」這部電影也能做個類似更深層次的思考,結果應該會好很多:以翟色夫的觀點來看周遭,應該可以創造出很多衝突的張力。他為什麼要打這 場仗?他在獵殺德軍的時候想些什麼?經歷過那種進退無路,生死由人的慘狀,他為什麼要信任那些可以隨時調轉槍口向他的政戰同志?他知道自己只是個工具,他 會不會對自己做為工具的命運而悲哀?狙擊是不是他的逃避?還是他的選擇?這裡有太多太多的問題可以問,也有太多太多的機會去更進一步地發展,無奈的是,我 們只看到導演把這些絕好的題目都浪費掉了,翟色夫這個半文盲只會一個個地殺德國兵,也被德軍少校追殺,除此之外,我們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更不知道導演在想 什麼。本來已經夠糟糕了,再搞個三角戀愛的公式,後來真的很難看下去。最後的對決更是糟糕,好像西部片決鬥的樣子,不但不合任何文件的記載,更是不可能發 生的事──蘇軍使用兩人一組的狙擊組,幹掉一個還有一個,德軍少校不會不知,當然也就不會在大白天離開他的藏匿處。

德軍二次大戰時的制式步槍 也是最常用的狙擊槍

蘇方文件對這個對決的記載是在前幾天蘇方有狙擊手被一德軍狙擊手射殺,一死一傷,翟色夫和古立可夫在兩方陣線中間的無人地帶找了好幾天,終於找到德 軍狙擊手可能藏匿的地點。第一天傍晚時有一政戰官丹尼洛夫也來湊一腳,不知道是否看到什麼東西,直起身來說:「我看到了……」話沒說完,頭上就中了一彈倒 下。翟色夫懷疑德軍狙擊手是在一片鐵皮下,於是趁夜轉移位置。第二天,他們一直等到下午,陽光直射德軍狙擊手時,古立可夫小心地把頭盔頂高,德軍狙擊手開 槍打中頭盔,古立可夫故意大聲嚎叫,引得德軍狙擊手稍稍探頭視察戰果,就在這時,翟可夫一槍射殺了他。

電影本身不論,這部電影裡的狙擊還算蠻真實的,很多技巧也都是狙擊手使用的技巧。例如,在電影裡的狙擊手沒有人是在窗口或洞口邊緣進行狙擊的,都是 退後一點距離,在陰影中狙擊比較不會被發現。另外,狙擊手會借用手邊任何東西來幫助確保穩固的射擊;電影裡把椅子、甚至燙衣板都拿來當作射擊的依托。唯一 比較有問題的是德軍柯寧斯少校在數百公尺外,一槍打死跳過一個暴露空隙的古立可夫的一幕。暫且不管人的反應速度,子彈飛行也要時間的,一個暴露的空隙不過 兩三公尺寬,跑步跳過去不要半秒鐘吧?他如何可能這瞬間反應開槍,子彈飛個 0.3-0.4 秒然後命中目標?

武器方面,德軍的Kar98k步槍和俄軍的Mossin-Nagant步槍所在多有,不成問題。坦克方面比較奇怪一點,除了德軍第六軍團司令部前停滿坦克不知何故外,如果沒看錯的話,在無人地帶斜躺的一輛蘇軍戰車是T-34/85,而非當時的T-34/76。

這部電影,勉強算 60 分及格吧?

補記:

在電影中出現一個矮矮胖胖的蘇聯將領對著眾政戰官大聲咆哮的正是赫魯雪夫,不過他在那時還沒有禿頭,仍有幾綹白髮。赫魯雪夫在 1938 年就當上烏克蘭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1939年成為政治局委員,1940年在德蘇瓜分波蘭後,負責將波屬烏克蘭蘇化的工作。德蘇開戰後他歷任各方面軍(相 當於集團軍)的政委,掛中將階,算是史達林還信任的人之一。

他在 1942 年提摩申科元帥失敗的哈爾可夫攻勢時是西南方面軍的政委,後來被召回莫斯科,以為要被槍斃了,史達林卻沒動他,又派他到前線去。史達林格勒會戰初起時是耶瑞門科元帥(Marshal Andrey I. Yeremenko)東南方面軍(Southeast Front)的政委。

赫魯雪夫在史達林格勒會戰期間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會戰初期在史達林格勒戰 線上分由兩個方面軍負責,北邊是提摩申柯元帥的史達林格勒方面軍(Stalingrad Front),分佈在頓河到伏爾加河一帶,但不包括史達林格勒本身;南邊是東南方面軍,從史達林格勒向南,跟南方方面軍接壤。直接負責史達林格勒防禦的是東南方面軍轄下的第62軍團(指揮官翟可夫 V.I. Chuikov)。

在這段期間,赫魯雪夫等於是向史達林個人直接負責,他還力保耶瑞門科,勸阻史達林陣前換將。1942年9 月28日起兩個方面軍改名,史達林格勒方面軍改稱為頓河方面軍,東南方面軍改名為史達林格勒方面軍;到了史達林會戰後期蘇軍改為反攻時,耶瑞門科和赫魯雪 夫改接掌頓河方面軍,對付曼斯坦的頓河集團軍。接著他們短暫接掌南方方面軍,不過之後耶瑞門科好像又回去接掌頓河方面軍,赫魯雪夫留在原地不動,馬林諾夫 斯基因史達林格勒之功又升回來接南方方面軍,在此時共的事。由此淵源,後來馬氏還在赫魯雪夫掌權時擔任國防部長一職。

馬林諾夫斯基在1941年6月還不過是第48步兵軍的軍長,雖然很快升為第六軍團司令,但是後來上上下下的。馬林諾夫斯基在史達林格勒會戰當時是第一預備軍團司令,後該軍團改編為第二近衛軍團,擋住1942年12月曼斯坦解救德國第六軍團的攻勢,因功又升上來。

赫氏跟馬林諾夫斯基共事沒有幾個月的時間,就被史達林派去法圖汀(Nicolai F. Vatutin)的格羅尼茲方面軍當政委;1943年夏季的庫斯克會戰時,蘇軍防守庫斯克突出部南半段的正是格羅尼茲方面軍。打完庫斯克之役後,赫氏跟法 圖汀一起接烏克蘭第一方面軍。1943年11月收復基輔後,赫魯雪夫就不再到軍隊裡去,改為負責烏克蘭重建的工作。

所以,電影裡赫魯雪夫修理政戰官員,把他們都豎起來的情形大概跟史實也差不離了。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