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芬蘭「冬之戰」(1939-1940)
在這場以弱抗強的戰爭中,芬蘭狙擊手有非常卓著的戰果。他們通常都是專業獵人,對於山林的地理環境非常熟悉,身穿白色偽裝服,滑著雪屐在大雪封路的 荒郊野外來去自如。在一片雪白的環境下,穿著棕褐色制服、在雪地中辛苦跋涉掙扎的蘇聯紅軍士兵則是最明顯不過的目標了。這些芬蘭狙擊手使用的是從帝俄時期 沿用下來、一般傳統照門的Mosin-Nagant步槍,卻能在700公尺外狙殺蘇軍,在蘇軍士兵中造成極大的恐懼,稱他們為「白色死神」(Bylaya Smert)。芬蘭狙擊手中最高記錄的保持者是 Simo Hayha,有505次擊殺記錄,Suko Kolkka則超過400次。
在此戰之後,蘇聯紅軍進行軍事改革,除了指揮訓練戰力加強之外,更開始對狙擊手重視起來,成立狙擊學校進行狙擊手訓練。等到德軍在 1941 年進攻時,就碰到紅軍狙擊手迎頭痛擊。
##ReadMore##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
二次大戰歐洲戰場初期,大部份時間是大兵團的運動戰,狙擊手能發揮的地方很少。勢如破竹的德軍根本就沒想到有使用狙擊手的必要。
當德軍「紅鬍作戰」開始入侵蘇聯後,蘇聯初期不利,於是想盡各種辦法來延遲德軍的攻勢。他們在「冬之戰」得到的教訓在此時派上用場,大量訓練狙擊手,用於 消耗德軍的士氣。他們基本的模式和德軍狙擊手在一次大戰中的作法類似,並不很重視600公尺以上的長距離狙擊,而是把焦點放在中短距離直接支援小單位作戰 的狙擊戰術。
紅軍狙擊戰術的成功在史達林格勒攻防戰中達到顛峰。當時他們在城中大工廠中設立狙擊學校,現炒現賣,大量速成的狙擊手把德軍第六軍團吸入街巷戰的泥沼中。這時也上演了一齣二次大戰中最具戲劇性的狙擊手對抗賽,著名的蘇聯狙擊手 Vasili Zaitsev(242次 擊殺記錄)使用兩 人小組的戰術,成功地狙殺單槍匹馬行動的德軍知名狙擊教官科尼格少校,對紅軍的士氣是一大鼓舞。
當 德軍在東線開始遇到紅軍的狙擊手時,他們感到的震撼不下於1914年的協約國部隊。因為在兩次大戰期間,德軍的狙擊發展也跟其他西方各國一樣被忽視了。為 了因應蘇軍狙擊手的威脅,德軍方面大量增加狙擊手學校及狙擊手的數量,並且對狙擊手給予特別的獎勵。例如在1944年納粹黨衛軍(Waffen-SS)給 有50次擊殺記錄的狙擊手一隻手表,100次擊殺的一支獵槍,150次擊殺的則被邀請跟SS的頭頭希姆萊本人一同去獵鹿。
紅軍方面的主要狙擊用槍是Mossin-Nagant M1891/30步槍,口徑7.62x54 mm,彈藥威力十足,但是瞄準鏡多為3.5或4倍,不利長距離狙擊。德軍使用的狙擊槍主要是Kar 98k,口徑7.92x57 mm,瞄準鏡也是從2.5倍到6倍之間;後來也有使用半自動步槍如Gewehr 43甚至突擊步槍StG44等作為狙擊之用的。不論是德軍或蘇軍,他們發現最好的狙擊手還是出自常在野外狩獵的人;德軍方面是森林或獵場看守員,蘇軍方面 則是來自烏拉山的獵人。這些經年累月生活在野外的人比較容易發揮生存的本能,在酷虐的戰場上才能有效地執行狙擊任務。
英國軍方高層對狙擊也是相當忽視,直到在北非碰到德國狙擊手的威脅後才開始動手彌補。不過也一直等到1943年9月才正式成立第一所狙擊學校,美國陸軍則根本就放牛吃草,任由各部隊長自己決定狙擊戰術的發展與運用。
這樣的結果是,當盟軍在義大利和諾曼第登陸後,德軍的狙擊手一直是很大的威脅。不論是在義大利半島中北部的山區,或是在諾曼第星羅棋佈的農場果園中,到處都瀰漫著突然死亡的陰影。後來從諾曼地突破後,又是進入運動戰階段,狙擊的可用武之地才相對地減少。
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狙擊手的威脅則又大大不同。由於日軍狙擊手常抱持必死精神,往往潛伏在美軍陣線之後,等待最有價值的目標,對於美軍士氣的影響極大。 而且,在草木茂密的叢林環境中,要發現隱蔽良好的狙擊手並不容易。更麻煩的是,日軍的97式狙擊槍(38式步槍的狙擊型)的槍管很長,子彈的裝藥量卻不 大,在彈頭出口前幾乎都已經完全燃燒殆盡,槍口不會產生太多煙氣或是熾焰,讓偵測子彈發射位置更加困難。不過,日軍的狙擊手通常沒有經過良好訓練,射擊技 術並不整齊。而且他們通常藏身在樹上,沒有退路,即使狙擊成功,自己往往也活不了。
和陸軍不同的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對於射擊一向就非常重視,雖然沒有正式納編狙擊手,各射訓隊對於精確射擊在戰場上的應用早有準備,更評估了多種瞄準鏡與獵 槍,雖然不是專為狙擊之用,卻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起步。所以,當陸戰隊在1942年登陸瓜達康納爾群島之時,行伍間已經有裝上瞄準鏡的狙擊槍的配置。只是 由於前述叢林環境的限制,通常無法用以擔任反狙擊的任務,多半用來掩護支援小部隊的攻略。美軍在太平洋島嶼上的反狙擊作法多半是使用密集火力轟擊可疑地 區,例如以37 mm反戰車砲裝用特製的散彈用來肅清茂密的叢林頂冠就十分有效。
英軍在二次大戰時仍然使用SMLE和P.14作為狙擊槍之用,而日軍的97式狙擊槍和美軍的M1903A4狙擊槍,基本上都是模仿毛瑟的設計。美軍後來也 發展M1格蘭特步槍的狙擊型(M1C和M1D),提供較強的火力;不過它們所配備的M84型瞄準鏡倍率不太夠,只有2.2倍,最多只能進行中距離的狙擊。 海軍陸戰隊除了使用陸軍發展的狙擊槍外,也自行選用溫徹斯特M70型獵槍配上Unertl 8倍瞄準鏡作為狙擊之用,效果不錯。
除了日間狙擊之外,德國和美國也都各自發展夜間狙擊用的裝備。德軍製造了代號為「吸血鬼」的Zielgeraet 1299型紅外線夜視鏡,可裝置在StG 44 突擊步槍上;曾經在1945年初投入實戰試用,不到一個班的德軍在德西黑森林地區把英軍一整個排的巡邏隊消滅一半以上。德軍很顯然地認為紅外線的使用將不 可避免,因為他們不但設計了紅外線夜視鏡,還試驗了在半裝甲車上裝設紅外線裝置以利夜間駕駛,更製造了10,000具非常簡單有效的紅外線偵測儀,準備發 給各單位用以偵測盟軍的紅外線裝置。
美軍方面則發展了紅外線照明燈及紅外線瞄準鏡T-120,配備在M3卡賓槍(改良的M1卡賓槍)上做為夜間狙擊之用。這些夜視裝備中,約有200具趕上了琉球登陸戰;據稱在開戰的第一週內,傷亡的日軍中有百分之三十是傷在這些配有夜視狙擊鏡的槍下。
雖然在二次大戰中各國多多少少都承認有使用狙擊手的需要,但是這些狙擊作為仍然是五分鐘熱度,等到二次大戰一結束,用生命鮮血換來的寶貴教訓又被忘個精光。狙擊又被冷藏起來,又要等到下次戰爭才會再冒頭出來。只有蘇聯和英國例外。
蘇聯基於二次大戰中的經驗,對狙擊非常重視;在二次大戰後,狙擊手已經是紅軍正式編制中的一部份。他們和西方不太一樣,通常都配備在連、排級,直接支援小 部隊作戰。英軍則在大英帝國分崩離析之際,頻頻出動維持秩序,從馬來剿共、亞登平亂、一直到北愛維和,處處都需要狙擊手。因此皇家海軍陸戰隊與傘兵等精銳 部隊都還維持著狙擊手的訓練與編制。
韓戰(1950-1953)
韓戰初期美軍措手不及,發現自己犯下跟一次大戰結束後同樣的錯誤,在二次大戰後沒有持續發展狙擊手及戰術,裝備和人員兩缺。反觀共軍方面,北韓和中國受到蘇聯紅軍的影響,對於狙擊手的運用從一開始就很重視,在聯軍中造成不少傷亡。
在1951年2月美國陸軍第27步兵團E連上刺刀衝鋒攻佔180高地的戰鬥中(連長獲頒國會榮譽勳章),第三排排附 Brockmier 上士帶了4個士兵從側面攻頂。到了山頂時只剩下他一個人,其他4人都被不知道是從那裡來的子彈打死,個個都是後腦中彈。
1951年後,戰況陷入膠著狀態,戰線比較穩定下來,狙擊手能發揮更大效用。但是聯軍方面仍然對狙擊漠不關心,沒有有系統地推行狙擊訓練,完全由各部隊長 看狀況自行決定。1951年10月美國陸軍步兵學校季刊上有一篇文章呼籲要加強狙擊訓練;根據該文作者訪談韓國前線士官兵的結果,有95%的人遇到過共軍 狙擊火力,74%的人認為共軍的狙擊十分有效,88%的人認為如果美軍也能使用狙擊手的話將會非常有幫助,但只有35%的人說他們的單位中有狙擊手。在這 35%的人中,大部份都說他們單位中每個連只有一支狙擊槍,而所謂的狙擊手也沒經過正式訓練。
雖然美軍沒有全力推動狙擊發展,在少數有遠見的部隊長的指導下,狙擊手仍然建立了相當的戰績。Pork Chop Hill及鄰近高地是韓戰中雙方你爭我奪、發生了數不清血腥戰鬥的重要目標。1952年的一次小戰鬥中,陸軍下士狙擊手契特‧漢米爾頓(Chet Hamilton)狙殺了至少40名共軍士兵。這些士兵都是在從山頂壕溝探身向下射擊進攻的美軍時,被位在400碼外同一高度山上的漢米爾頓逐一射殺,卻 毫無所覺。另一例子在1952年夏天,陸戰隊第一團第三營的新任營長才剛想要從掩體中觀察一下戰線,一顆狙擊手的子彈就把他手上的望遠鏡打掉。他當然十分 火大,馬上要各連組成自己的狙擊班,集中受訓兩個星期後再回去反制共軍狙擊手。幾個星期後當第一師師長過來巡視部隊時,一行人光天化日之下在他的防線中漫 步視察,對面的共軍連個頭都不敢探出來。
跟在二次大戰時一樣,美國陸戰隊還是比陸軍單位更注重狙擊。除了設立狙擊訓練班,並使用M1903A4、M1C、及M1D等狙擊槍外,也開始實驗超長距離 的狙擊。由於50機槍射速較低,可以行單發射擊,裝用狙擊槍的瞄準鏡後可行超長距離的狙擊。在1951年中期,.50 英吋口徑的白朗寧重機槍已經列入陸戰第一師的狙擊課程之中;它的超長射程在韓國多山的環境下特別有用,美軍可以從一個山頭狙擊另一個山頭,長達2,000 碼的狙擊記錄時有所見。在夜間狙擊方面,二次大戰時發展的T-120紅外線狙擊系統被改進成為M1及M2狙擊鏡系統,仍然是裝用在卡賓槍上,廣泛地被配發 到韓國前線以對抗共軍的夜間攻擊。
在這同時,美國陸軍在美國本土也實驗使用二次大戰時期的各國反戰車槍來進行超長距離狙擊,曾經使用過的有蘇聯的PTRD1941 14.5 mm反戰車槍、英國0.55吋波依斯(Boys)、以及德國的PzB 39反戰車槍,都獲得相當程度的成功。
不過,即使受到了教訓,在1953年韓戰結束後,健忘的美軍還是忽視了狙擊的持續發展。到了越戰,又要再付一次學費重頭學過。
國共對抗
在韓戰同時,台灣也曾在長程狙擊的發展方面留下一個註腳。
1952年,台灣美軍顧問團的拉夫‧沃克(Ralph T. Walker)在台北負責改建日軍留下的兵工廠,他找到了幾挺英國的波依斯反戰車槍。由於他曾經到金門視察,知道金門外海有一個小島跟中共另一小島隔著約 一公里的淺灘遙遙相望,他興起了要試試這些槍的主意。由於沒有彈藥,他把一支槍改裝成使用50機槍的12.7x99 mm子彈,在廠中測試的結果十分滿意,也引起國軍方面的注意,要求他再改裝另外12挺槍,並且訓練一批射手。這些槍的精度並不是特別好,在1,000碼的 距離時彈著群分佈約有2英尺(約2.4 MOA),但是還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其中有半數的槍被送到金門的小島上,據報告說它們成功地狙殺了十多名在對面海灘上的共軍士兵。
越戰(1965─1973)
越戰在美軍狙擊的發展上佔了很重要的一個里程碑。由於要對付的是行蹤不定的越共和北越小部隊,具有同樣機動性的狙擊手是非常好的武器。在整個越戰期間,美 國海軍陸戰隊對於狙擊戰術的發展最具企圖心,更開始進行把狙擊手制度化的工作。陸軍方面雖然也使用了一些狙擊手,成效也不錯,但是並不如陸戰隊一般熱中。
陸戰隊挑選了雷明頓M700-40型獵槍做為正式狙擊槍(正式編號M40狙擊槍),在戰後發展為M40A1,一直沿用到今天。陸軍方面則使用精確化後的 M14半自動步槍國家競賽型(正式編號M21狙擊槍),後來在1988年又改採用由雷明頓M700改良的M24狙擊槍,這兩種槍都使用7.62x51 mm NATO競賽級子彈。同時,各種夜視裝備也開始發展,除了紅外線瞄準鏡外,星光夜視鏡也開始出現,通常都是裝在M16步槍上,做為夜間短距離狙擊之用。. 50吋白朗寧機槍也常被用來做為長程狙擊槍之用,由於在越戰中的成功,也導致了日後各國專用大口徑狙擊槍的發展。
美軍狙擊手在越戰中發揮很大作用,往往一個狙擊排一個月裡擊斃越共的人數都超過幾個步兵營的戰果總和。由於他們擁有反制越共狙擊手的能力,在部隊中更對一 般士兵有安定心理的作用。根據統計,美軍一般步兵在二次大戰時每殺死一名敵軍就要花上25,000發子彈,韓戰時變成50,000發,越戰時更跳到 200,000發;但是越戰中的狙擊手每擊殺一名越共只需1.3發子彈(一說1.7發)。根據 Michael Lee Lanning 的研究,在整個越戰期間,美國陸軍和陸戰隊在越南的狙擊手前後總數約在1,250人次左右,他們之間已經確認的越共擊殺記錄接近13,000名,平均每人 10名。要比較的話,美軍前後派到越南的總人數大概在3百萬人次,「估計」殺死越共近百萬名,平均每人1/3名。其效率顯而易見。
在越戰中,美軍最高狙擊記錄保持人是美國陸軍第九師的Adelbert F. Waldron(113次確認擊殺),以及陸戰隊的Charles B. Mawhunny(103次確認擊殺)。但是最著名的狙擊手應該要算是陸戰隊的Carlos N. Hathcock(93次確認擊殺),除了個人保有越戰中最長狙擊距離的記錄外(使用一挺加裝 Unertl 8 倍瞄準鏡的50機槍在2500碼外以兩發子彈擊殺一名運軍火的越共),他對後來陸戰隊狙擊學校的正式成立與運作居功厥偉。
美軍當然也會遇到越共狙擊手。在北越方面,雖然資料不全,已知的有第32步兵團、第700狙擊營和C.100狙擊連的狙擊手在南越活動,這些部隊的番號常 常變換以混淆美軍。不過可以想見的是這些狙擊手(通常3人一組)也擔負著在當地招募訓練新狙擊手的任務。他們使用的武器通常是 Mossin-Nagant M1891/30或M1891/44步槍,使用7.62x54 mm Russian子彈,配備3.5倍的瞄準鏡,一般狙擊距離在500公尺以下。
當然了,在狀況難明的戰場環境中,許多所謂的「狙擊槍火」其實都是美軍士兵自己的誤判,往往只是越共用來造成緊張心理的流彈。但是如果碰到的是真正的越共 狙擊手的話,結果就不是那麼輕鬆了。1967年某天美國陸戰隊第四團第二營在叢林中的遭遇就是個好例子。他們沿著一號公路附近巡邏,被幹掉了5個人,每個 都是在雙眼間一個乾淨俐落的小洞,根本找不出子彈是從那裡發射的;整個營就地找掩護,不敢前進。第二天還是一樣,沒人敢站起身來,營長呼叫空軍支援,炸 彈、汽油彈、機關砲彈在四周亂炸一通。轟炸過後他們繼續前進,一個小時後聽到「砰」的一聲,又倒了一個傢伙,他們又都趴到地上不敢動彈了。這時早已暮色四 合,營長再度呼叫空軍轟炸,那個越共狙擊手竟然在黑暗中還對美軍飛機射擊。這個營在兩天內只前進了一英里半,總共1,100人的兵力,卻奈何不了一名越共 狙擊手。
越戰後發展
在越戰後,美國軍方終於覺悟。美國陸戰隊在1977年把狙擊手學校以及狙擊手納入正式編制,主要的課程內容來自英國陸戰隊的狙擊學校,以及越戰的經驗。由於成效良好,美國陸軍也在1987年成立了自己的狙擊學校。
這時,西方國家發現在各種低度衝突的地區,使用狙擊手要比使用正規部隊能更有效應付各種狀況;特別是在維和任務的時候,能使用的武器受到限制,像狙擊手這 種兼具精確性與彈性選擇目標能力的武器系統,尤其重要。在同時,國際恐怖主義高漲,反恐怖份子的特戰部隊對於精確狙擊的需求也很高。因此,從貝魯特、巴拿 馬、索馬利亞,一直到最近的克洛西亞、科索夫,狙擊手都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即使是在較大規模的戰爭,例如福克蘭戰爭、波斯灣戰爭中,狙擊手也能發揮功用。福克蘭戰爭時,英國皇家陸戰隊和傘兵的狙擊手在壓制阿根廷部隊火力及反制狙 擊手方面非常有效,協助了在數量上居劣勢的英軍擊敗眾多的阿軍。不過阿根廷方面的狙擊手也不是毫無作為,英軍第二傘兵營營長瓊斯中校(Lt. Col. H. Jones)在鵝原(Goose Green)陣亡,據信就是喪命在一名阿軍狙擊手的槍下。波灣戰爭中,雖然地面行動只有短短100個小時,在這段期間,美國陸戰隊第一師有39次狙殺成功 的記錄,其中11次的距離超過800碼。
結語
由於冷戰結束,各國軍事武裝衝突的可能幸降低,但是恐怖主義活動的威脅卻升高不少。在這個後冷戰的時代中,狙擊手的重要性將只高不低。台灣軍方似乎對於狙 擊戰術並不感興趣,忽略了它可以用來消滅敵方指揮中樞、遲滯敵軍行動、造成敵人心理壓力,以爭取後方動員時間的戰術功能。而治安單位在近年來幾次圍捕要犯 等危險行動中,似乎也對狙擊手的運用不很重視;或者應該說,主事者不知如何適當運用,將這個可以快速有效地壓制歹徒的武器閒置不用,反而要員警用血肉之軀 來跟火力強大的歹徒硬拼,有點本末倒置。希望台灣軍方和治安單位能對狙擊手的需求重新評估,賦予更積極的角色。
參考書目
- Adrian Gilbert, Sniper, St. Martin's Press: New York, NY, 1994, 336 pages.
- Adrian Gilbert, Stalk and Kill, St. Martin's Press: New York, NY, 1997, 241 pages.
- Charles Henderson, Marine Sniper: 93 Confirmed Kills, Berkley Books: New York, NY, 1986, 291 pages.
- Ian V. Hogg, The World's Sniping Rifles, Stackpole Books, Mechanicsburg, PA, 1998, 144 pages.
- Michael Lee Lanning, Inside the Crosshairs: Snipers in Vietnam, The Ballantine Publishing Group: New York, NY, 1998, 278 pages.
- Charles W. Sasser & Craig Roberts, One Shot-One Kill, Pocket Books: New York, NY, 1990, 260 pages.
- Peter R. Senich, The Complete Book of U.S. Sniping, Paladin Press: Boulder, Colorado, 1988, 280 pages.
- Peter R. Senich, The German Sniper: 1914-1945, 1982, 445 pages.
- W. H. B. Smith & Joseph E. Smith, Small Arms of the World, 10th Edition, The Stackpole Company: Harrisburg, PA, 1973, 768 pages.
- Joseph T. Ward, Dear Mom: A Sniper's Vietnam, The Ballantine Publishing Group: New York, NY, 1991, 254 pages.
- U. S. Marine Corps Scout/Sniper Training Manual: MTU-21, Desert Publication: El Dorado, AR, 1994.
- Sniper Training: FM 23-10, Paladin Press: Boulder, CO, 1994.
(本文刊登於全球防衛雜誌第 188、189 期。)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