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Yo the Joke

大約十年前開始,網路上流行著一種說法稱 High Yo-Yo 機動是一位名字為「友友」的中國飛行員發明的,更有中國媒體在毫無證據的情形下,直接就稱是中國志願軍飛行員在韓戰中所創。當年雖然曾在網路上為文闢謠指出此說法沒有根據,是以訛傳訛。後來也曾與張文兄討論過,瞭解到其來源是某次演講中的笑話,但因為我們所知道的引用來源僅僅是簡單地紀錄引用,沒有時間、地點、場合,所以無法確認這笑話的源頭。就像許多有意思的軍史課題一樣,就暫時擱置沈澱一下。這一沈澱就是好幾年,最近個人因緣湊巧,又把這課題拿來小小研究一番,稍有所得,寫下此篇,算是給軍事迷的一點小小軍普吧。


先回溯一下當年的闢謠。

不管是在中文網路也好,外國網路也好,有關 High Yo-Yo 機動的這個傳說都可以回溯到 Robert L. Shaw 在1985年出版的戰鬥機空戰機動經典之作 Fighter Combat: Tactics and Maneuver中第71頁至第73頁討論 High Yo-Yo 機動的專門章節。在這節的開頭,作者先引了下面這段話:

The Yo-Yo is very difficult to explain. It was first perfected by the well known Chinese fighter pilot Yo-Yo Noritake. He also found it difficult to explain, being quite devoid of English.
Squadron Leader K. G. Holland, RAF
Fighter Pilot


然後他開始討論 High Yo-Yo 機動的技術細節。基本上 High Yo-Yo 是三度空間的機動以減少對轉彎中目標的接近率,原理是將速度轉換成高度而達到減速、減少迴轉半徑的效果,而這同時又不會過度損失能量;隨後在適當的時機將高度轉換成速度,得到近乎原有的機動能量,而且能減少 AOT(Angle Off the Tail)。

在這節的最後他引用了二次大戰擊落27架德機的美國陸軍航空隊王牌羅伯特・S・強生( Robert S. Johnson)在1944年3月8日用 High Yo-Yo 機動擊落一架德國 Me-109 的回憶敘述為例:

The lead Messerschmitt suddenly stopped smoking. It was a complete giveaway; I knew that at this instant he'd cut power. I chopped the throttle to prevent overrunning the enemy fighter. I skidded up to my right, half rolled to my left, wings vertical. He turned sharply to the left; perfect! Now—stick hard back, rudder pedals co-ordinating smoothly. The Thunderbolt whirled around, slicing inside the Messerschmitt. I saw the pilot look up behind him, gasping, as the Thunderbolt loomed inside of his turn, both wings flaming with all eight guns. This boy had never seen a Thunderbolt really roll; he was convinced I'd turned inside him.

此段回憶敘述來自羅伯特・強生1958年的回憶錄 Thunderbolt!(1959年 Ballatine 版第191頁)。日期稍稍有誤,根據原始紀錄,強生在3月6日擊落一架 FW-190,在3月8日下午1點15分左右擊落兩架 Me-109,這裡敘述的其實是3月8日他擊落的第一架 Me-109的經過,而且德機實際上是右轉而非左轉。詳細可見美國陸軍航空隊第八航空軍接戰報告第22118-AA號。

羅伯特・強生1944年3月8日的接戰報告
Me-109油門推到底全出力飛行時,引擎排氣口會排出可見的黑煙。強生以高速接近德機長機的過程中,一直小心觀察,此時看到黑煙突然消失,知道德機想要減速轉彎,他也隨即減小油門、拉高,再隨著德機右轉並滑切下來攻擊,這正是標準的 High Yo-Yo 機動的動作。當然,當時還不叫這個名字,都僅是對動作的描述而已。”High Yo-Yo”這個專有名詞,大約在1960年代隨著約翰・波伊德(John Boyd)《Ariel Attack Study》中的使用才開始廣為人知,,其本意應該是取其動作類似溜溜球(yo-yo)之故。

強生或許不是第一位做出這個機動的飛行員,但是他可能是第一個看出這個機動的價值並加以應用的飛行員。在他之前,世界上那麼多的飛行員,或許有人已經做過這個機動動作;而且這個機動動作,跟著名的德式「英麥曼機動」(Jack 按,英麥曼機動其實有三種,英式、德式、和現代的花式,此事以後再撰專文討論)原理相同,都是以爬高降速來減少轉彎或轉向時的半徑。雖然德式「英麥曼機動」的轉向是以近乎失速的水平輪轉(cartwheel)的方式來完成,但是總會有人可能做出爬升角度不這麼大而仍有向前速度的變形「英麥曼機動」,這樣的變形機動,跟 High Yo-Yo 也就差不多了。

英麥曼機動,採自 Practical Flying: Complete Course of Flying Instruction by Flight Commander William Gordon McMinnies, RN, 1918.
強生所屬的美國空軍第56戰鬥機大隊在1943年1月抵達英國,英國皇家空軍飛行員看過他們配備的 P-47C 後,幾乎都是一致搖頭嘆息,機體龐大笨重,加速慢、爬升慢、轉彎半徑大、低空性能拙劣,那還不是德國空軍 Me-109 和 Fw-190 的俎上之肉?他們再三再四的警告,絕對不要跟德國空軍進行水平迴轉交戰──那是噴火式的專利呀,哼哼。

但是第56戰鬥機大隊的大隊長休伯特‧澤姆克(Hubert A. "Hub" Zemke)不吃這套,他認為只要發揮 P-47 的優勢,加以適切的群體戰術,一樣可以擊敗 Me-109 和 Fw-190。他和各中隊隊長研討大群戰術,鼓勵飛行員間切磋絕招,並且與其他單位交流戰術與經驗。結果第56戰鬥機大隊從1943年春至二戰結束為止,總共擊落了 674.5架德國飛機,是第八航空軍屬下戰鬥機大隊的榜首,而他們這整個期間飛的都是 P-47!(P-47C/P-47D/P-47M)。

既然羅伯特・蕭都引用了強生的二戰陳述,顯然所謂的中國飛行員 Yo-Yo 發明之說別有所指,再怎麼說也不會是韓戰時的共軍飛行員。

在西方和韓戰相關文字書籍中,我個人多年的閱讀中完全沒有看到有關於米格15採用類似 High Yo-Yo 機動的記載,更不用說會提到首創中國飛行員的名字了。如果共軍空軍到現在都還不知道這位「友友」是誰,英美空軍更不可能知道。

而且,以米格15的性能,要在與F-86軍刀機交戰時做這個 High Yo-Yo 的動作,恐怕力有未逮。眾所周知,米格15 的滾轉率低於軍刀機,而且在高速高仰角飛行時的穩定度一直都是很大的隱憂,一不小心就可能落入尾旋,所以除非是真正技術極佳的資深飛行員,其它大部分人都應該只能老老實實地一直爬升,不太敢在高仰角的時候還做什麼出格的動作。

在美國空軍官方戰史中(《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in Korea 1950-1953》第283頁),倒是有提到 Yo-Yo,只不過這是個戰術,而非機動的名稱:從1951年6月22日起,米格機採取了更積極的作戰方針,並且採用了新的戰術。其具體情況是米格15會利用自身最大升限及爬升速度遠勝於F-86軍刀機的優勢,群集20架以上在軍刀機可望不可及的高處盤旋,然後選擇有利時機與角度(如背對太陽),兩兩俯衝而下攻擊聯軍機群,然後快速爬升回到高處。這個採用了俯衝後爬升(boom and zoom)機動動作的戰術,美方飛行員稱之為 Yo-Yo,取其像溜溜球往下又回升之意。

更深入探究,這個 Yo-Yo 戰術是蘇聯飛行員的作為,也與中國志願軍和北韓飛行員無關。中國志願軍空軍第一批參戰的是所謂的「李漢大隊」(空4師第10團第28大隊),於1950年12月21日進駐安東(今天的丹東)浪頭機場,1951年1月21日才首次出戰,宣稱擊傷一架美國 F-84,但實際上是自己損失一架米格15(中隊長趙志財陣亡)。第4師其餘單位在1月到安東,3月2日撤回後方。7月5日空4師12團到安東,7月16日空3師7團和9團也調到安東,本來要練習參戰,但連日陰雨無法飛行,空3師部隊在7月29日,空4師部隊在8月4日又調回後方。空4師正式全師參戰是9月12日,而空3師正式參戰是10月20日。很明顯地,志願軍飛行員根本沒有參與 Yo-Yo 戰術的實驗。

既然謠言都已經澄清,不妨回到羅伯特・蕭所引用的有關中國飛行員Yo-Yo的那一段。前面提到,跟張文兄討論過,雖然知道是笑話,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近日重拾舊題,看著自己的舊文,忽有所悟,原來問題就在於我們不瞭解其語境(context)的關係上。

從前面有關 High Yo-Yo 這個名詞出現的時間點,已經可以大略斷定,這場演講必定在1960年代至1985年之間。那麼要人肉搜索英國皇家空軍 K. G. Holland 上尉(Flight Leader)就容易了,他的全名應是 Keith Graham Holland,1982年6月29日在德國駕獵鷹式噴射機起飛時失事身亡,當時階級為中校(Wing Commander),1978年底獲頒空軍十字獎章時還是少校(Squadron Leader)。時間點已經縮小到從1961年後至1978年底前了。

在這裡,先打岔,講個百年之前的故事。

話說19世紀美國培里黑船來航,導致日本明治維新,對日本社會來說是個全面的衝擊。腦筋遲鈍守舊的,被新時代的浪潮淹沒消滅;腦筋動得快的,隨著維新西化的浪潮,轉眼成為社會新貴。森村市太郎家族本是在日本東京的小商人,靠著在西南戰爭時替日本明治政府軍製作馬具而起家。1876年經福澤諭吉介紹,送異母弟森村豐到美國學習商業法,然後在1878年在紐約第六街設立森村兄弟公司(Morimura Bros. & Company,後搬至百老匯街 541號),專營日本商品對美國出口買賣。

森村兄弟公司,百老匯街541號,曼哈頓,紐約
1882年森村豐認為對美國出口陶瓷有利可圖,就由森村市太郎在日本聯合一些廠家生產外銷。1893年工廠開始整合,逐步搬遷到名古屋,事業也開始成長。1904年決定要開發西式高級餐具,成立日本陶瓷合名會社(後改名日本陶瓷會社),並在愛知縣則武町(今天的名古屋市中村區則武新町)開設工廠,研究製造高級白色瓷器,花了整整10年的工夫才研製成功。在這期間,隨著技術的開發及市場的契機,分出去開設了芝浦製作所(今天的東芝 Toshiba),還有東洋陶瓷會社(今天的衛浴大廠 TOTO)。1914年研製高級西式餐碟套組成功後,開始對美國市場傾銷。一方面是物美價廉,一方面也是因為面不改色地模仿抄襲歐洲瓷器花樣,在美國打下一片天下,也開始進軍歐洲市場。所以在二次大戰之前,日本陶瓷會社的餐具也算是世界知名品牌。而森村家族也由此擴展到更多不同行業,甚至還開辦了森村銀行,在二次大戰前被稱為「森村財閥」。1937年中日戰爭開始後,日本商業逐漸遭到美國制裁,日本陶瓷會社在美國銷售劇降,減產到最後變成停產,在名古屋的工廠也逐漸改成生產各類工業磨輪,以供應軍工生產之用,

二次大戰結束,日本陶瓷會社決定重拾高級陶瓷餐具行業,在1948年恢復生產。這同時並且進入美軍的福利站系統(Post Exchange,,PX),透過這個通路向美國官兵、他們的家人、以及親戚好友銷售僅需批發價又免付關稅的高級手繪壺瓶盤碟餐具,大受歡迎。不止PX,他們也打進了英軍類似於PX的NAAFI通路。

說到這裡,笑話的語境就很清楚了。這個演講的聽眾不外是英美的戰鬥機飛行員們,而當他們聽到 K. G. Holland 在那裡胡口亂扯什麼 the well known Chinese fighter pilot Yo-Yo Noritake 時,絕對都知道他在說笑,因為他們裡面幾乎每個人都曾經替家人或親戚朋友買過日本陶瓷會社高級餐具的主力品牌 ── the well known Noritake China(「則武瓷器」)!

日本陶瓷會社在1981年改名為株式会社ノリタケ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ド(Noritake Co., Limited)。到今日,美軍PX上都還可以訂購得到 Noritake 餐具。

https://www.shopmyexchange.com/nori...

Noritake 高級餐具,中右下角三個盤子加一個杯子和杯碟和就要美金100元。

參考資料:

  1. Futrell, Robert F.,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in Korea 1950-1953, Duell, Sloan and Pearce, 1961, 774 pages.
  2. Johnson, Robert S. Thunderbolt!. Spartanburg, South Carolina: The Honoribus Press, 1958, 224 pages.
  3. McMinnies, William Gordon, Practical Flying: Complete Course of Flying Instruction, George H. Doran Company, 1918, 246 pages.
  4. O'Leary, Michael, VIII Fighter Command at War (Aircraft of the Aces 031), Osprey Publishing; Special edition, ISBN 978-1855329072, 2000, 144 pages.
  5. Shaw, Robert L., Fighter Combat: Tactics and Maneuver, Naval Institute Press: Annapolis, Maryland, ISBN 0-87021-059-9, 1985, 428 pages.
  6. Venable, Charles L., & etc., China and Glass in America, 1880-1980, Harry N. Abrams, ISBN 978-0810966925, 2000, 500 pages.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