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某些有關朝鮮戰爭的文章中,每每有人引用所謂美國歐瑪.布萊德雷上將說的,朝鮮戰爭「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 與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用這麼一句話來證驗美國人後悔打朝鮮戰爭。其實,這是一個不顧前因後果及發言情境,非常典型斷章取義、用以宣傳的手 法。
就布萊德雷個人態度來看,1949年當三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做出朝鮮半島對美國毫無戰略價值時,他是主要反對者;他主張對韓國政策進行新的評估,並且 提供新成立的大韓民國適當的軍事援助。當美國國務卿狄恩‧阿奇遜在1950年1月宣佈將韓國排除在美國防衛圈之外時,布萊德雷也是極力反對這個政策的主要 將領。他會認為捲入朝鮮戰爭是錯誤的嗎?
事實上,布萊德雷的那段話是在1951年5月15日在美國參議院軍事外交關係委員會前作證的聲明,當時他是三軍參謀總長聯席會議主席。他之所以在國會作證,起因是麥克阿瑟。
##ReadMore##
麥克阿瑟因為與杜魯門總統發生統帥權的摩擦,並且主張將朝鮮戰事擴大至中國,在1951年4月11日被杜魯門解職,由李奇微接任。麥克阿瑟回到美 國,在4月19日對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作證演說,主張將戰事延伸到中國本土,引起政府內外的震撼。不過麥克阿瑟的主張並不是派軍進攻中國本土,他所希望的是 藉由海空力量施加壓力,迫使中國盡快妥協結束朝鮮戰爭。他在演說中說:
「沒有一個頭腦正常的人會想把我們的地面部隊派出進入中國大陸,而這種想法我們也從未列入考慮。不過,如果我們的政治目標是想要如擊敗舊敵人(按:指朝鮮)一樣地擊敗這個新敵人(按:指中國)的話,現時的新局勢會要求我們對戰略策劃做急遽而重大的改變。
就我看來,除了依循軍事上的需求,取消(我們)給予鴨綠江北敵人的安全保護區之外,我認為在軍事上仍須做到下面幾點───
1. 加強我們對中國的經濟封鎖
2. 對中國海岸進行海上封鎖
3. 取消對中國海岸地區及東北進行空中偵察的限制
4. 取消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部隊行動的限制,提供物資上的支援以讓其能對中國大陸進行有效的軍事行動
這幾點都是專業地設計來協助我們在朝鮮的部隊,以便在最少的延誤下結束敵對行動,並挽救無數的美國與聯盟國家人員的性命.....」
雖然麥克阿瑟並不認為該直接進攻中國本土,而且他行動的目的也在於盡快結束朝鮮戰爭,但是其主張仍然與美國政府政策大相逕庭;由於麥克阿瑟在美國人 民心目中英雄的地位,他的突然去職讓人大感意外,在政黨推波助瀾下,造成了其後長達7週的大辯論,杜魯門政府不得不進行對現行政策辯護並消音的動作。 1951年5月15日布萊德雷應邀對國會作證,就是為了說明軍方的立場與主張,否定麥克阿瑟的主張。他是這麼說的:
「雖然我們目前的戰略是不進行全面戰爭以達到對抗共產主義的目的,我並不認為這個戰略可以保證世界大戰不會被強加到我們身上。不過,保持耐性和決心,不引發世界大戰,卻又同時改進我方軍事力量的政策,是我們相信必須繼續遵循的...
在目前的情勢下,我們反對將戰事從朝鮮擴大到包括赤色中國。對赤色中國進行所謂有限度戰爭會增加我們所冒的風險,會將我們的力量耗費在一個並非戰略要津的地區。
赤色中國並非尋求主宰世界的那個強大國家(按:指蘇聯),坦白地說,從參謀長聯席會議觀點來看,這個策略(按:指將戰事從朝鮮擴大到包括中國本土)會讓我們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敵人進行錯誤的戰爭。(Frankly, in the opinio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his strategy would involve us in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注意他用的「would」字,這是假設語氣,代表可能發生的事;所以他談的 絕不是當時中國已經參戰、還在進行中的朝鮮戰爭,而是擴大到中國本土的戰爭衝突。
美國傳統上執行的是重歐輕亞的全球政策與戰略考量,再加上此時與蘇聯對峙的情勢已經很明顯,如果把資源和人力虛耗在一個次要的地區與一個次要的敵人全面戰爭,自然是不智之舉;把戰爭擴大到中國,當然是錯誤。但朝鮮戰爭對美國而言不是個錯誤決策,至少布萊德雷不會這麼想。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