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一份前陣子翻譯的戰俘審訊報告放上了網頁,這份美軍對俘虜的中國志願軍戰俘的審訊報告不過是數萬份類似的報告中的一份,審訊的對象也不過是被俘的二 萬一千名志願軍官兵中的一名,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可能比較惹人注目的地方是,這名戰俘谷中蛟是在1952年10月初,雙方戰線都已經穩定下來差不多一年 了之後,才主動跑過南韓一邊投降的。隨著他過來的,是有關於中國方面第38軍準備進攻白馬山的情報。由於這個情報,韓國第9師對即將來臨的戰鬥有了較好的 準備,在數天後展開的激戰中,與號稱「萬歲軍」的中國第38軍浴血爭戰,最後把第38軍擊退,保住了白馬山的陣地。
這場戰鬥,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雙方犧牲不少人員,流了不少血,卻不是能夠影響韓戰全局的戰鬥。當時雙方沿著38度線附近的戰線對峙的態勢已經有一年之久, 彼此都沒有意願要打破戰鬥上的僵局,只是等著談判桌上爭論不休的幾個議題解決達成協議;在這段期間的戰鬥都只是局部、戰術性的。雖然戰鬥一樣血腥,但沒有 太大意義。就算谷中蛟沒有提供情報,而中方攻擊成功佔領了白馬山,一樣無關大局。所以,谷中蛟逃跑向南韓軍投降所造成的影響,不過是成就了南韓第9師「白 馬師」的名聲,而讓所謂的「萬歲軍」傷了一點自尊而已。
話說回來,仔細讀這份報告的內容,卻不覺引起好奇心:是什麼樣的因素會促使一個人在戰鬥的前夕逃向另一方投誠?是貪生怕死嗎?如果是單純的貪生怕死,他怎 麼又能肯定自己跑過去後會被後送?萬一他被留置在前線附近,正好遇上攻過來的己方部隊的話又怎麼辦?那不是死透了?其實答案或許沒有這麼簡單,因素要更複 雜得多。
其實在讀這份報告裡谷中蛟所屬的團對冬裝的處置時,不覺有「答」地入扣的感覺。要知道,士兵對即將來臨的戰鬥沒有不敏感緊張的,特別這次是第38軍自 1951年春的第四次戰役後的第一次作戰,更會緊張。38軍在前四次戰役其實沒有什麼特出表現,第一次戰役中因軍長猶疑,錯失戰機。第二次戰役中對美第2 師形成合圍,但卻無法克竟全功,讓他們跑掉了,只靠閃閃躲躲及龐大的宣傳機器,製造了「萬歲軍」、「松骨峰」的神話。第三次戰役中也沒有什麼好的表現,僅 是隨份供職而已。但從第三次到第四次戰役之間,美軍開始反攻北上,共軍開始敗退,38軍卻擔任了後衛阻擊的任務,但在美軍的強大火力攻勢下,傷亡慘重而沒 有多少戰果。到第四次戰役結束時,三個師可以說都被一掃而空,以致於38軍無力再戰,調到後方整補休息,錯過了整個第五次戰役。這一整補休息就是一年多。
從谷中蛟的審訊報告也知道,他所在的七連補充了110員官兵,如果加上受傷送醫、治癒後歸隊的原來兵員,以及倖存無傷的兵員後,總數才不過160、170人的編制,那麼可以推論,在前四次戰役中,該連可能有高達80%的傷亡率。
有這麼慘痛的經驗擺在眼前,眼看著要再度投入血腥挨轟的戰鬥,耳聽著上面要把冬裝留待這次戰鬥完畢才要發放,這難道不是意味著打完仗後就沒那麼多人需要冬裝?這或許才是關鍵!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