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械發展史 ── 第二章 槍砲的發明

概論

火藥雖是中國的發明,但是被真正拿來大量應用的卻是在西方的槍砲上。中國雖然早有噴火筒的發明,而槍砲也是噴火筒的合理延伸,但是並不能就此推論槍砲也是中國發明出來的。更可能的是,槍砲不是一人一地的發明,而是由於火藥知識的傳播,在許多地方幾乎同時發展出來的。

早期火藥在中國軍事上的應用以前一章所述的噴火筒及炸彈為主,而在西方則以火砲首先出現。這個現象告訴我們,由中國傳播到西方的是火藥知識,而非直接的軍事發明;蒙古西征將火藥帶到西方的可能性也就更低了。

雖然槍砲的發明並沒有確定的記錄,但可確認的是在 13 世紀末葉,東方和西方都已經有雛形的槍砲出現。

火砲

火砲在西方的出現據考證應該是在公元 1250 至 1275 年間在北非及西班牙的摩爾人王國中,這也是阿拉伯人將火藥引進西方的旁證。最早的砲都是臼形,顯然是從調製混合藥物的石臼而來。這些石臼砲的尺寸不大,裝 藥量也不多,發射石彈的殺傷力有限,但是心理震撼的效果一定不小。

在中國,火砲大約也在同一時期發展出來。北京附近曾挖出公元 1288 年鑄造的銅炮,大小確是屬於火砲之級,只不過不知道是裝填固體彈丸做為攻城之用,還是填裝了碎石鐵片殺傷人員。明初(14世紀初)鑄造的銅炮出土的更多。

##ReadMore##

上端兩圖為公元 14 世紀前葉的中國火砲:「行砲車」及「九矢鑽心神毒火雷砲」。下圖照片中的大口徑轟城砲(bombard)造於公元 1377 年,照片攝於山西省會太原,日期約在公元 1945─46 年間。

西方對火砲最早而無爭議的書面記載出現在 Walter de Millimete 替英國愛德華王子(日後的英王愛德華三世)在公元 1326 年寫的書 De Offciis Regnum(論國王的職責)中,有一張用火砲發射金屬箭頭(bolt)的彩圖。雖然沒有任何文字說明,卻無疑地可以看出是門火砲。在 de Millimete 的另一本沒有記載日期的書中,也有類似的圖片。這兩門火砲作甕狀,平放在木製平台上,沒有任何能夠抵銷後座力的裝置。砲手用一根燒紅的鐵條或木條引燃引火孔中的引藥。

上圖是西方文獻中出現的第一門火砲,Walter de Millimete 手卷中的插畫。下圖為Walter de Millimete 另一手卷中的插畫。

同一年(公元 1326 年),義大利的弗羅倫斯城訂購了銅製大砲和一些鐵彈丸和鐵箭矢,交易文件還保留到今日。愛德華三世在公元 1327 年跟蘇格蘭人作戰時曾經攜有一些「crackys of war」,大約是重在 15 至 30 磅之間的輕型砲。公元 1345 年二月一日,愛德華三世的大侍官記載了一筆修理 13 門大砲 的費用。同年在英法百年戰爭中著名的 Crecy 之役,愛德華三世可能用上了兩到三門大砲,造成法軍方面十字弓手的驚慌。其後不久,他使用大約 20 門大砲來圍攻加萊城堡。

公元 14 世紀中葉的攻城大砲,尾端的螺紋用來固定在砲座上

到公元 14 世紀中葉,火砲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各地各時的名稱都不同,造成不少困擾。英國稱之為 gunna、gonne、gounne、或gunne。一些學者認為 gun 這個字可能來自條頓族的字根 gun,如 Gunhilde 和 Gundeline,意思是「戰爭」。法文早期用 pot-de-fer (鐵甕)來稱呼火砲,義大利文用 vasa,指的是甕或大瓶子。在歐洲其他地方稱為 tormentum pyrium (發火投石機),ballista mirabilis(驚人的投石機),igniferens tubus(噴火管),以及 bombarde (從希臘文 bombos 而來,意為大聲哼叫)。

公元 14 世紀中葉及公元 15 世紀初期的攻城火砲。右方整座攻城塔可以推到接近敵人城牆處,塔樓可以用弓箭或槍壓制敵人守兵,下方火砲用來轟毀城牆

公元 14 世紀末,火砲的發展十分快速,已經依據大小不同的砲做分類:

  1. 小砲:gunnae parvae,重約 15-20 磅
  2. 中砲:gunnae de pondere medio,重約 20-50 磅
  3. 大砲:gunnae magnae,50 - 100 磅。
  4. 巨砲:gunnae maximae,100-300 磅。

早期火砲使用的彈丸形形色色,從金屬箭頭,銅炮彈、鉛砲彈、鐵砲彈、到石頭砲彈都有。石頭砲彈通常給大型砲使用,它的重量輕,不易引起砲管膛炸,而且容易製造,成本很低。公元 1346 年,義大利佛羅倫斯城記載有用火砲發射,大如蘋果的鐵彈丸。公元 1377 年英國倫敦塔的清單記載有四具用來鑄造彈丸的鑄模,另有總重 612 公斤的鉛彈,同時還有 22 門火砲和 460 支火砲用的巨型箭矢。公元 1377 年,Odruik 圍城戰時,勃艮地公爵使用了可以發射 90 公斤重石彈的火砲。公元 1396 年時倫敦塔的記錄則列出了 1356 枚圓形石彈丸。

公元 15 世紀的英國手卷插畫,圖中的火砲已經有很大進步,注意地上的白色石彈。

當時火砲的威力並不是太強,大概只能造成一些結構上的損害。一名中古詩人寫道:

Gonners to schew their art
Into the town in many a parte
Schot many a fulle great stone.
Thanked be God and Mary mild,
They hurt neyther man, woman nor child;

To the houses, though, they did harm.
上圖為公元 15 世紀時的版畫,使用火砲攻城。下圖是公元 1430 年左右的油畫,下方有三門大小不同的砲,藍色營帳上方則有四門裝有輪子的大砲

到了公元 1400 年時,火砲已經相當普遍。小口徑的砲通常用黃銅或青銅鑄造,甕型的砲也可以鑄造,但是長管型的砲無法鑄造,必須由鐵條拼成。通常把生鐵條圍著一根圓柱,再 加熱錘擊而成;由於品質無法控制,通常外面會再加上幾道鐵箍。整個過程就像製造桶子(barrel)一樣,所以砲管就此被稱為 barrel。

公元 14 世紀末葉的銅鑄火砲,長約 30 公分,口徑 36 mm,重 9.07 公斤,現存瑞典國家歷史博物館。

當時擔任砲手是很危險的工作,由於鑄造技術不良,什麼時候砲管會膛炸都不知道。而且當時火藥在使用前通常還得再混合一次,藥量比例錯誤或是混合不夠均勻都有可能膛炸。公元 1437 年洛克斯堡圍城戰中,蘇格蘭王詹姆斯二世就在親自督導圍攻城時被一門膛炸的火砲炸死。

雖然如此,火砲的口徑和尺寸還是逐漸增加。盧森堡的甘特市(Ghent)仍然保存著一門生鐵製成、名為 Duille Grete 的攻城砲,重達 15,257 公斤(33,606 磅),口徑 83.8 公分(33 吋),發射的是 272 公斤(600 磅)重的石彈丸。土耳其回教帝國的蘇丹莫哈米特二世在公元 1453 年攻下君士坦丁堡、滅掉東羅馬帝國時用的圍城大砲口徑達 76 公分,裝填及發射一發半噸重的石彈要花上兩個小時。倫敦塔現存一門跟這些攻城砲類似的一門火砲,它是在公元 1464 年由土耳其造砲巨匠穆尼耳‧阿里鑄成,長 5.2 公尺(17 英尺),重量超過 17 噸,發射時裝用重達 136 公斤(300 磅)的火藥,可以將 295 公斤(650磅)重的彈丸投射到 1.6 公里(1英里)之遙;這門砲和其他同型的大砲據守韃靼尼爾海峽達 350 年之久,故又稱「韃靼尼爾大砲」。另一門由蘇格蘭王詹姆斯二世訂製的著名火砲是 Mons Meg,長 4 公尺(13 英尺 4 英吋),口徑 50.8 公分(20 吋),可以發射 200 公斤重的石彈,現正保存於英國愛丁堡。

上圖為現存於英國愛丁堡的 Mons Meg。下圖為存於倫敦塔的「韃靼尼爾大砲」,砲身可分成兩截運輸,以螺紋鎖上。

在這時候,已經不再以砲身重量來分級,而是由砲彈重量和倍徑來區分。

以砲彈重量來分的話,所謂的 12 磅砲就是能夠發射重 12 磅砲彈的火砲。而倍徑則是從公元 16 世紀開始,以砲身的長度與口徑間的比例來對火砲分類。

通常分為下面幾類:

  1. 長型砲(culverin),倍徑約 30 倍。
  2. 加農砲(cannon),用以轟擊堡壘城牆,倍徑通常在 20 到 25 倍之間。
  3. 圍城砲(pedrero),倍徑在 8 到 10 倍間,通常使用石製彈丸,用於圍城或海戰。
  4. 臼砲(mortar),倍徑比 pedrero 更小,主要用於圍城之用。

這些早期的火砲由於重量不輕,發射緩慢,通常是在圍城時做為轟毀城牆之用,極少用於野戰。大部份的砲也都是裝在固定的木架上,雖有可以調整砲角高低的楔子,卻沒有像日後的車輪可以運動。裝用車輪的火砲要到 15 世紀中葉後才逐漸出現。

在公元 1474─77 年間的勃艮地戰爭中擄獲的野戰砲,生鐵製造的砲管長 158 公分,口徑 7.5 公分。現存法國 La Neuveville 博物館。

火槍

在中國,槍的出現要比西方稍早。由於噴火筒的使用,很早就已經演進到使用演進到發射火箭的發射筒,再進一步發展到發射鉛彈不過舉手之勞。到了公元 13 世紀末葉,已經有發射鉛彈的雛形槍的出現。不過中國早期的槍仍然沿襲著從長矛及噴火筒合用的傳統,強調多功能,不但可做遠戰,還可近攻。

「飛天毒龍神火槍」,中間細管可發鉛彈,兩側綁縛有噴火筒,前端分叉可做近戰武器。擊賊砭銃,柄長三尺,管長二尺,發彈可達三百步,筒身近戰可以衝擊。「衝陣火葫蘆」,柄長六尺,中間銃心可發鉛彈,葫蘆型盛器可裝藥,近戰當噴火筒用。

西方對於火槍的使用稍晚於火砲。由於火砲的體積與重量都不利運動,因此開始有人想到做成較短、口徑較小的砲管,並裝上一根木柄由人手持,比較能夠靈活運用。因此,所謂的「手砲」(hand cannon)就此出現。

最早有關火槍的記錄出現在公元 1324 年義大利佛羅倫斯城的紀年中,只是由於名詞上的混淆,並不能真正確定到底是小型的「手砲」或是比較大的火砲。公元 1331 年,義大利西維達勒城的紀年中也提到小型火器,一樣地也是無法確定到底是砲還是槍。

有關「手砲」確切無誤的記錄在斯耶納(Sienna)附近的聖李奧納多修道院一幅公元 1339 年左右的壁畫中,畫中的士兵正在發射長度約 1 公尺的長管型火器。

左圖為義大利畫家 Paolo del Maestro Neri 在公元 1339 年作的壁畫,現存斯耶納圖書館。右圖為 15 世紀的英國手卷上發射手砲的圖繪。

手砲的長度不一,有長管型的,也有精悍短小型的。公元 1364 年,Perugia 城訂購了 500 支手砲,每支槍管的長度不過巴掌大。公元 1371 年,倫敦塔管理員約翰‧哈爾頓在帳簿上記載他將三根手砲管(handgonnes)交運給某地主教。一支在德國坦能堡出土,日期造於公元 1399 年的手砲長 31 公分,口徑約 18 mm,重約 1.25 公斤。另一在瑞典發現的 14 世紀手砲長僅 20 公分。 這些手砲有許多在下方都有鉤用以鉤住胸牆以減低後座力,後來就逐漸演變成德文的 Hackenbuchse、法文的 arquebuse、及英文的 Hackbut 和 Harquebus。

上圖為公元 14 世紀中葉的鐵製瑞士手砲,槍管長約 18 公分,口徑約 30mm,重 2.25 公斤,槍管後下方突出的金屬插梢用於鉤住胸牆,有助瞄準及減低後座力。中圖為坦能堡出土的手砲之截面圖。下圖為 15 世紀初波西米亞的鐵鑄手砲,槍管長 42 公分,槍口口徑 18mm。

一份公元 1411 年的德國手卷記載如何裝填手砲。首先要將槍管中裝 3/5 滿的火藥,用通條壓實,再放上一塊薄木片,然後才放彈丸。這種裝填法幾乎要把短短的手砲槍管填滿了,根本談不上彈道可言。手砲的發射方法則是將手砲用左手 拿住,木桿夾在左腋下,右手拿一根燒紅的鐵條或木炭點入引火孔。這種方法無法瞄準,而且火槍兵必須靠近一個火堆,才能保持鐵條或木炭的紅火。

公元 1430 年佛羅倫斯軍隊圍攻魯卡城(Lucca),魯卡的軍隊出城應戰,在佛羅倫斯一方的史家記載魯卡士兵持著長約一公尺綁上鐵管的木棍,從鐵管中發射出力足以穿透盔甲的鐵彈丸,把佛羅倫斯部隊打得大敗。

左圖是典型的 15 世紀圍城戰,長弓、手砲、再加上大型火砲。右圖是 15 世紀初的手卷圖繪,架在叉架上的手砲以一根末端燒紅的金屬桿點燃。

隨著手砲的普遍使用,也有進一步的改良。引火孔逐漸移到右邊,加了一個小碟狀的有蓋藥鍋盛引藥,槍管加長,槍托縮短,除了步兵之外,也開始有騎兵使用手砲。

進一步,有人將一片金屬彎成 S 形,前端有個夾子可夾住引火棍,金屬中間用釘子固定在槍身的木頭上,但仍可自由旋轉。由於形狀的關係,這個 S 形的金屬又被稱為「蛇桿」(serpentine),槍手只要將蛇桿的後端上移,前端的引火棍就會點入引藥鍋中,點燃引藥。由於這個發明,大大減少槍手的 負擔。 到了火繩發明後,火繩槍的出現就已經是指日可待了。

左圖是從波羅的海撈起的 14 世紀末葉手砲,槍身雕刻精細,上方的頭像具宗教意味,可能是耶穌,下方插銷也是用於鉤住胸牆,現存瑞典國家歷史博物館。右圖出自公元 1411 年的手卷,手砲上已經裝有蛇桿,下方的人正在鑄造彈丸。

如果要跟當時的投射武器比較的話,手砲的射程、準確度、和發射速率都遠遠不及十字弓和英國的長弓。十字弓的射程可達 120 公尺,英國長弓更可超過 200 公尺;相較之下,手砲的射程不會超過 50 公尺。就準確度來說,手砲毫無瞄準可言;裝填發射的速率更遠慢於長弓,甚至連十字弓都不如。而且,手砲只能在非常良好的天候下才能使用,稍稍颳風下雨就不行了。

不過手砲有經濟上的優點。首先它的生產十分便宜快速,一名槍匠半天就可生產一支手砲,鑄造的彈丸每分鐘就可以生產 10 幾發;相較之下,一支十字弓的製造要花上四個星期,每支箭也得花上半天。而且,火槍手的訓練只要幾個星期,而十字弓手和長弓手的訓練至少要數年之久。對諸 侯主來說,他們可以很便宜並快速地訓練與裝備出一支以手砲為骨幹的軍隊,雖然不是多麼精銳,但是還能夠以量取勝。

在胡賽特戰爭(Hussite Wars,公元 1420 - 1434 年)中,波西米亞的詹‧季斯卡(Jan Zisca)成功地結合了手砲與篷車戰術。他把篷車當成活動城堡來使用,在作戰時將篷車圍成一圈,兩輛篷車之間的空隙布以大砲及手持長矛或乾草叉的士兵, 篷車上是十字弓手和手砲兵,騎兵則在篷車圍起來的空地待命,一旦敵人被擊退,他們就衝出追殺。在整個戰爭期間,他以農夫組成的軍隊多次擊敗神聖羅馬帝國的 精銳騎士部隊,不但保住領土,並且開始向外擴張。戰爭結束後,波西米亞手砲兵成為中歐地區著名的傭兵。

左圖是使用火繩來發射手砲(petronel)的騎兵,手砲架在馬鞍上的叉架上,尾端有鉤,鉤在騎士胸前的繩索上,發射時尾端抵著胸甲,由胸甲吸收後座力。右圖出於公元 1437 年的手卷,波西米亞英雄詹‧季斯卡在胡賽特戰爭中多次以配備手砲的篷車陣大破日爾曼及匈牙利的精銳騎士團。

後來從手砲進一步發展出現了所謂的「排槍」或「管風琴槍」(ribauld,ribaudequin,barricadoes, orgues,Orgelgeschutze)。這些「排槍」都是把一排長型槍管放在車上,砲手可用一根火炬滑過引火孔,快速發射整排槍支。從形式來看, 可以說是後代機關槍的濫觴。由於裝填緩慢且運動困難,通常是用來防守城門這種狹窄的地方。

公元 1339 年,布魯格斯城配置了一具排槍,公元 1340 年,據記載土奈城使用同類型的武器來防守城門。公元 1345 年 10 月 1 日,英王愛德華三世的大侍官記下一筆購買「100 門國王將在諾曼地作戰時使用的排狀槍」的支出。到了公元 1387 年,義大利佛羅納的領主 Antonio della Scala 定造了三座巨型攻城塔樓,每座高度超過 6 公尺,分成四層,每層配有 12 根槍管的排槍三具,所以每座塔樓共有 144 根槍管。

這種「排槍」一直到 19 世紀中葉的美國南北戰爭中都還在使用,直到手動機槍的出現後才真正沒落消失。

公元 15 世紀時的排槍。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