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火箭砲,又稱多管火箭發射器,在二次大戰中蘇、德、美各有發展,其中以蘇聯喀秋莎(Katyusha)最有名,卡車上載成排發射鋼軌,發射時又有特別的淒厲聲音,被德軍取了個「斯大林的管風琴」的綽號。其中典型代表為BM-13,裝有8根鋼軌,一根鋼軌上下各載一發M-13火箭彈,共16發,鋼軌架可上下移動調整仰角,但不能左右移動,所以射向的調整要用移動卡車來完成。M-13火箭彈長1.8米,彈體直徑132毫米,全重42公斤,彈頭重22公斤,射程5400米,尾翼穩定。
火箭砲是特別適合當時蘇聯紅軍的武器,由於蘇軍通信設備落後及一般兵員素質較低,無法像美軍或德軍一樣能夠運用集中的砲兵火力,對隨機目標靈活攻擊。所以砲兵幾乎都是事先按計畫標定位置,進入陣地,攻擊既定目標。在這種戰術環境下,能夠在極短時間內對面目標進行突然的飽和攻擊、產生心理震撼效果的火箭砲就成為蘇軍指揮官的最愛。而它彈著散佈廣、不夠準確、裝填過慢的缺點也就不太明顯。
解放軍在1948年開始研究開發野戰火箭砲,1950年發展出50式6管火箭砲,發射也是自製的48式102毫米火箭彈,第一批參加朝鮮戰爭的39軍即配有50式火箭砲。在朝鮮戰爭中期,解放軍大量換裝蘇聯武器,也接收了喀秋沙火箭砲,編成火箭砲兵第21師和第22師,一個師五個團,一個團兩個營,一個營三個連,每連有4門蘇製M13火箭砲,也就是說一團有24門,一個師120門。第21師在1951年4月進入朝鮮,下有第201、202、203、207、208團。後來在1952年又配屬第22師的第205團、第209團,以及軍委炮司直屬的50式6管火箭炮兵第210團和高射炮兵第19營。不過後來解放軍一邊倒向蘇聯看齊,武器裝備都採蘇制,這些自製火箭砲被交給越共使用。
##ReadMore##
相對於蘇聯,美國對火箭砲興趣不是很大,雖然也發展了裝在夏曼坦克上的「口風琴」火箭砲,車拖的T66多管火箭砲,以及支援登陸用的火箭砲支援艦(LSMR),但是並沒有像蘇聯一樣在戰後還繼續發展,認為火箭炮不夠準確,散佈範圍大,又難以維持持續火力。對於炮兵運用堪稱世界第一的美軍來說,火箭炮不過是個玩具。
二次大戰美軍T66火箭砲
在朝鮮戰爭中,美國陸軍和陸戰隊在朝鮮各有一個4.5吋火箭炮連,陸軍火箭炮連有12門T66E2火箭炮,後來還多配了6門105毫米榴彈炮。陸戰隊火箭砲連只有6門T66E2火箭砲。T66E2火箭炮為24管裝,發射114mm M16火箭彈,射程4800米。
朝戰中陸戰隊火箭炮連發射
朝戰中美國海軍也使用火箭炮進行岸轟。仁川登陸時就有5艘火箭炮支援艇 LSMR,後來也用它們騷擾轟擊北朝鮮海岸目標。第五次戰役期間,兩艘LSMR被派去轟擊元山港,兩夜共發射7700發火箭彈,打得朝鮮人雞飛狗跳。
Landing Ships, Men, Rocket (launching)
LSMR 404 LSMR 409 LSMR 412 LSMR 525 LSMR 536 (USS White River)
根據解放軍資料,朝鮮戰爭中50式102毫米火箭彈共7,714發,打損6門,其他損失1門。BM-13消耗了16,660發,打損4或5門。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到志願軍的火箭砲在朝鮮戰爭使用的機會不多,因為5個團就有120門火箭砲,7個團168門,也就是說朝戰中平均每門BM-13才打了約120發,相當於8次齊射。
為什麼這麼少?道理很簡單,BM-13的設計針對俄羅斯大草原的作戰特性,平原便於卡車展開,發射架不能左右調整射向問題不大,卡車打了就跑,也非常方 便。朝鮮地形崎嶇,卡車倚賴的道路狹窄稀少,目標射程內可供展開佈陣空地相對有限,戰區美軍有絕對空優,這些因素相對地限制了火箭炮的運用。
相對於BM-13的大卡車機動,美軍的T66E2在朝鮮反而好用些,吉普車也拉得動,調整射向也容易。T66E2的機動能力在「漣漪作戰」(Operation Ripple)中更得到驗證。1952年8月25日,陸戰隊第161直升機運輸中隊第一次在實戰中載運整個第一陸戰火箭連做空中機動,在火箭齊射後,迅速將整個火箭連轉運到另一地點。
陸戰隊第一火箭砲連在朝鮮戰爭中得到相當多實戰經驗,隸屬陸戰隊第11砲兵團,擔任一般支援任務,每個月耗彈數在6,000至10,000發之間。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