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寫了「鋤禾日當午」?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中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上面這兩首五言絕句收於《全唐詩》(成書於清康熙45年,西元1706年),題為〈古風二首〉或者〈憫農二首〉,其第二首是中唐詩人李紳的名作,幾乎所有人都能琅琅上口。

李紳(772-846年),字公垂,江蘇無錫人。他幼年喪父,由母教以經義,登元和進士。與著名文人白居易、元稹等交往甚密,是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重要大將。

但是,就在幾年之前,大陸有人根據自己的考據,聲稱李紳不是這首詩的作者,真正的作者是晚唐另一名比較不出名的詩人聶夷中。此事引起了一番熱烈的討論。

這個翻案文章的起源也來自《全唐詩》。因《全唐詩》636卷收有聶夷中的五言絕句〈田家二首〉:

「父耕原上田,子削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鋤田當日午,汗滴禾下土;誰念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文字上聶夷中的「鋤田當日午」與李紳的「鋤禾日當午」有微小的差異,可能是傳抄的關係,可以不計。不過《全唐詩》在這裡也特別註記:「後首一作李紳詩」。顯然《全唐詩》的編者也不能肯定是聶夷中還是李紳的作品。

《全唐詩》中這種傳抄有變而致作者不能確定的情形也不僅僅是這首詩而已,同樣《全唐詩》636卷中32首聶夷中的詩裡,就有〈雜怨〉(二首,又題〈征婦怨〉)、〈空城雀〉〈贈農〉〈古別離〉等五首都標註:「一作孟郊詩」,按,孟郊生卒是 751~814年。

聶夷中,字坦之,唐代詩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出身貧寒,備嘗艱辛。咸通十二年(871年)中進士。由於時局動亂,他在長安滯留很久,才補得華陰尉。到任時,除琴書外,身無餘物。

翻案文章的論據有二:

第一個論據是南宋陳景沂的《全芳備祖》後集第20卷中,李紳名下僅錄〈春種一粒粟〉一首,但無〈鋤禾日當午〉這首。而同卷聶夷中名下卻有〈鋤田當日午〉一首。

第二個論據則是用書籍出版時間早晚論斷,稱記載聶夷中詩作的書籍早於記載李紳詩作的書籍,所以認為是後者誤記。

論者認為聶夷中詩作的最早記載在五代孫光憲的《北夢瑣言》卷二:「咸通中,禮部侍郎高知舉,榜內孤貧者公乘億,賦詩三百首,人多書於屋壁。許棠有《洞庭詩》尤工,時人謂之『許洞庭』。最奇者有聶夷中,河南中都人,少貧苦,精於古體,有《公子家》詩云:『種花於西園,花發青樓道。花下一禾生,去之為惡草。』又《田家》詩云:『父耕原上田,子斸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又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念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又云:『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為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所謂言近意遠,合《三百篇》之旨也。」

而他認為李紳詩作見於南宋計有功的《唐詩紀事》,其卷二十九李紳目中有:「紳初以《古風》求知於呂溫,溫見其齊煦,誦其《憫農》詩曰:『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又曰:『此人必為卿相。』果如其言。」

《北夢瑣言》作者孫光憲,生於唐昭宗乾寧三年(896年),卒於宋太祖乾德六年(968年)。《唐詩紀事》作者計有功,生卒年代不詳,但他在宣和三年(1121年)進士登第。論者據此稱《北夢瑣言》出版時間較早,且作者孫光憲生於比較接近聶夷中的年代,應該較為可信。

考究其論,其實這個翻案的根據也是來自於其它人的引述,而且沒有確切的年代,所以只能以引述的時代與詩人的年代接近程度作為判定的標準。

而其第一個論據引用的《全芳備祖》成於南宋末年的13世紀,距離李紳、聶夷中的年代有400年,年代久遠,證據力不是很足。

而第二個論據的問題在於沒有羅掘窮搜,沒有考慮到是否有更早的出處。事實上,計有功作《唐詩紀事》時,有許多地方都取材自晚唐范攄的《雲溪友議》;而他書中有關李紳這條,顯然是來自《雲溪友議》無疑。

《雲溪友議》 卷一〈江都事〉:「初李公赴薦,常以古風求知。呂光化温謂齊員外煦及弟恭曰:吾觀李二十秀才之文,斯人必為卿相。果如其言。詩曰: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中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范攄《雲溪友議》 卷一〈江都事〉

《唐書·藝文志》註釋稱范攄是晚唐懿宗咸通(860─874年)時人。《四庫全書》提要中提到,《雲溪友議》中收錄〈李涉贈盜詩〉的條目中,范攄自稱「乾符己丑歲客於霅川,親見李博士手跡」。這裡時間稍有小問題,唐禧宗乾符元年(874年)為甲午,六年為己亥(879年),次年庚子改元廣明,所以沒有「乾符己丑」這個紀年。不過乾符之前的年號為咸通,倒有己丑年,即咸通十年(869年)。所以懷疑書中誤咸通為乾符,或者是誤己亥為己丑(咸通己丑或乾符己亥)。但不管如何,范攄是咸通時人無誤。

考據年代,李紳生於772年,806年進士登第,與元稹、白居易唱和,是元和年間(806~820年)「新樂府運動」的重要人物。但他後來逐步進入中樞,晉身高位之後十分驕恣奢豪,他要寫這種詩也只會是在元和年間或更早。而李紳死於846年,聶夷中進士登第在871年,這間隔足有25年之久,李紳自然不可能去剽竊聶夷中。

最後,聶夷中在咸通十二年(871年)中進士,范攄跟聶夷中是當代人,李紳算是早一代的人。而范攄記載的是李紳年輕時候的故事,時間差異更大。因此,范攄《雲溪友議》的記載應該比《北夢瑣言》更可靠些。

所以,此詩的作者應該還是李紳才是。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