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包」與「卑之無甚高論」

掠包

華視新聞「出包」。這個「出包」似是近幾十年新生的台語詞,來源應該是從「掠包」衍生的,有人出包才會被掠包。

1932年《台日大辭典》就有「掠包」這個詞,但是沒有「出包」。

掠 liah,基本是捕捉的意思:掠魚、掠龍、掠人、掠猴。

現代被誤寫成「抓包」,應該是被國語影響。古代漢語的「抓」跟台語的「抓」一樣,都是用爪或手扒撓攫取,是從手從爪的形聲會意字,沒有捕捉的意思,且跟「掠」異音異義,不能混用。

抓(jiau / liau):用爪扒撓。如「抓癢」、「抓破」、「抓仔」。

遲至明朝,「抓」仍然是用手扒撓。

西遊記:「抓耳撓腮」、「老君趕上抓一把」、「他出不得我手,卻將他一把抓住,指化五行山,封壓他在那裡」、「把個行者痛得打滾,抓破了嵌金的花帽」、「兩隻手雨點似來抓行者」、「那條龍張牙舞爪來抓」、「行者近前,掄開手抓了一把」。

現代漢語的「抓」才兼有「捕捉」之意。



卑之無甚高論

學到一個(錯誤的)新成語。

「卑之無甚高論」現代都當成謙稱自己意見淺近平常之語。也就是說,把「卑」當代詞(我),「之」當成助詞,就變成「我的....不敢說高明的意見」。這其實是因為古文沒有標點符號所以容易發生斷句錯誤的典型例子。

原文出於《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釋之既朝畢,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論,令今可施行也。』於是釋之言秦漢之閑事,秦所以失而漢所以興者久之。文帝稱善,乃拜釋之為謁者僕射。」

漢文帝的意思很清楚,「卑」是動詞,「之」是代表人、事、物的代詞,這裡指的是張釋之即將發表的言論。所以,「卑之..... 」翻成白話就是:「張大人,不要那麼興奮猛噴口水啦,不要講什麼空汎的大道理,講些實際可行的。」

原文用的是「毋」而不是「無」,「毋」有命令禁止的意思,如:「毋忘在莒」。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毋」被改成「無」,然後六個字被連讀,意思就變成「(我的)粗淺普通無高論的見解」。

前人早已指出這種謙虛的通俗用法是錯誤的,如明清之間周嬰《卮林》就說: 「『卑之,毋甚高論』謂『少貶其辭,毋為甚高之論』。俗改『毋』為『無』,將『卑之』二字連下讀,用作『議論不足采』意,非。」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