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馬島海戰的片段

薩馬島海戰(Battle off Samar)是二戰末期美日雷伊特灣海戰的第三階段。雷伊特灣海戰是二戰後期日本聯合艦隊孤注一擲,投入最後一批戰力,意圖取得一場勝利,延緩美軍進攻的腳步。第一階段日本進擊的栗田中央部隊遭到美國潛艇和航艦飛機的攻擊,損失不輕,但美國第三艦隊的航空母艦群隨即被做為誘餌的小澤北方部隊的航艦群吸引北上,遂讓栗田艦隊突破原本應該重兵守護的聖伯納迪諾海峽,在1944年10月25日上午在薩馬島外海攻擊支援美國在雷伊特灣登陸的護航航空母艦群 TF 77.4.3(又稱塔菲三號)。這整個雷伊特灣海戰的經過,老軍宅們應該都很清楚,不再重述。不過最近看到一些資料,覺得還是可以分享一下。

薩馬島海戰在整個雷伊特灣海戰的書寫中,傳統上一直就被描述為大亂鬥的場景,大體上也都照著 Samuel E. Morison 那套美國海軍二次大戰官方戰史第12卷 Leyte: June 1944- January 1945(1958年出版) 裡的思路來寫。Morison 的書裡雖然也參照了部分日本海軍記錄和參戰者訪談,但未深入。就如裡面提到早上0750前後,美國驅逐艦群執行魚雷攻擊,逼得「大和」和「長門」往北航行約10分鐘,基本上脫離了之後的戰鬥(pp.260~261)。印象中,大明王氏叢書(或星光圖解戰史)的那本也沿襲類似的說法,但也提到讓人印象深刻的海戰開局是「大和」在三萬五千碼距離的齊射,那是17海浬。問題來了,Morison 自己書裡的地圖顯示,「大和」和「長門」躲過魚雷後轉頭南下,在8點35分時距離「塔菲三」也不過10海浬的距離,為何說「大和」和「長門」脫離了之後的戰鬥?

談到這裡,不得不再提一下過去十多年來一直火紅的海戰書寫。Anthony P. Tully 和 Jonathan Parshall 在2005年出版 Shattered Sword: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Battle of Midway 獲得一致好評,除了本身大賣外,也開創了「對比流」這個流派,害得近年寫戰史的,如果不把交戰雙方的紀錄和觀點並列比較一下,幾乎都不好意思出書了。Robert Lundgren 在2014年出版 The World Wonder'd: What Really Happened Off Samar,將「對比流」風格發揮至極致,從美日雙方戰鬥報告及記錄,將薩馬島海戰這場兩個多小時的海戰解構成以分鐘為單位的雙方行動,然後仔細重繪雙方艦隻及分隊的位置,再根據戰鬥報告,釐清「誰打了誰」之類的問題,也推翻了如前述 Morison 認為「大和」和「長門」早早脫離戰鬥的許多迷思。不過,Lundgren 此書太過細碎,組織架構不佳。照理說,在每一章的開頭,應該要將該章裡的背景知識先行概述,再進入細節部分,才不會支離破碎;例如,在開局一章的前頭,應該說明一下日本各艦種艦砲的大要與布置、艦砲的威力(激起水柱高度)、炮彈染料顏色的不同等等,讓讀者有基本的瞭解;而不該一下子就跳入戰鬥細節,把水柱數量、高度、顏色的這些據以推導的資料散在前後十幾頁的戰鬥細節裡,讓人難以卒讀。另外,由於大量引用戰鬥報告原文,還把並不重要的飛機戰鬥報告也包括進來,對於分析推導的過程敘述不足,往往直接給結論,可讀性來說,遠遜於 Shattered Sword。不過,將其當成參考資料,用來自行推演海戰過程,還是不錯的。下面就來試試。

美國護航航空母艦「甘比爾灣號」(USS Gambier Bay, CVE-73)第一次被日軍艦砲命中的時間在0810(戰鬥開始後約一個半小時),第二發在0817,第三發在0820,第四、五發都在0824。前三發應該都是日本巡洋艦的炮彈,因為這個時段中,其它主力艦在這段時間都在與美國驅逐艦交戰,沒有對任何大型目標射擊;而第四、五發同時命中,應是同一齊射,而其中一發沒有爆炸,直接貫通船體從另一側出去,顯然是大口徑炮彈。

根據「大和」紀錄,它在0822時對210度方位角,21,920碼(10.8 海浬)的「戰艦」(後來發現是航艦)開始射擊;這個距離下,46公分91式穿甲彈飛行時間大約是30秒,落下角度約16.5度;齊射間隔大約40~50秒。而離得最遠的「金剛」則在0826對26,304碼距離的航艦開火,36公分91式穿甲彈落下角度約27度。所以,命中的第四、五發極可能來自「大和」的第二次齊射,而 Morris 推測「大和」號脫離了戰鬥之事顯非實情。

小小吐槽一下。Lundgren 對這時段寫得很糟糕,暴露了組織架構上的缺陷。如前所述,每艘船的10多分鐘自成一小節,引用報告原文羅列凌亂,缺乏整體歸納分析。就如「甘比爾灣」號,顯然比0810更早就已經被成為日本巡洋艦砲擊的目標,但其文卻未明確描述,反而一下子就跳到0810之後幾次中彈,大量引用戰鬥報告描述其造成的損害。列出時間及損害(如貫通傷)卻又未回去與「大和」與「金剛」的各自獨立小節比對,然後就概稱「甘比爾灣」號被「大和」或「金剛」擊傷,速度變慢;這是忘掉了自己才引用過報告說0820的第三發爆炸引起船板破裂進水,灌入前引擎間,損管在0825封閉前引擎間,只剩後引擎間可用。所以,歸納分析的話,可知「甘比爾灣」的變慢,應是日本巡洋艦的砲擊所致,並非「大和」或「金剛」的炮彈。

圖一,「甘比爾灣」號已經被擊中燃燒(部分黑煙是煙囪排放的煙幕),右側有六道來自「大和」號主砲的高大白色水柱,左側有六道較小水柱應是剛入水的巡洋艦艦砲炮彈所致。此日風向為東北東,「甘北爾灣」號航向約210度,早上8時25分之後。

回到「大和」參戰場景,有圖為證。圖一是相當有名的照片,「甘比爾灣」號已經被擊中燃燒(部分黑煙是煙囪排放的煙幕),右側有六道高大白色水柱,是艦桅高度的兩倍,這是大口徑炮彈爆炸激起的水柱,左側有六道高度僅及甲板高度的水柱,應是剛入水的巡洋艦艦砲炮彈所激起。此日參戰的日本主力艦中,僅有「大和」主砲是前六後三,其它如「長門」、「榛名」、「金剛」都是前四後四,而且「大和」的炮彈沒有染料,水柱呈白色,「長門」炮彈染料為粉紅,「榛名」是黃色或黃綠色,「金剛」是紅色。所以這齊射激起的六道白色大水柱,只能是來自「大和」。而左側六道較小水柱,則可能來自「羽黑」(IJN Harugo)或「鳥海」(IJN Chokai)的八吋砲(前六後四)齊射。

如果再跟地圖(圖二)比對,就會更清楚。此時日本艦隊大部分已經搶佔東北上風位置,「塔菲三」的航艦群正朝210度航行(各艦會自行微調角度避開日艦齊射落彈),驅逐艦群在北,由於風向關係,在圓形陣3號位置的「卡里寧灣」號(USS Kalinin Bay, CVE-68)和5號位置的「甘比爾灣」缺少煙幕掩護,暴露在外。最靠近東側日本艦群的「甘比爾灣」自然成為被集火的目標。

圖二,薩馬島海戰航路圖。「塔菲三」航艦群一直維持圓形陣,各艦有固定位置,隨航向及敵人位置不同,暴露位置也不同。戰鬥初起時,四號「白色平原」號離日艦最近,到開始後一個半小時時,五號「甘比爾灣」號距日艦最近並暴露在外。

更進一步來看。圖一其實是圖三的部分放大,圖三照片來自4號位置的「白色平原」號(USS White Plains, CVE-66),向左舷後側拍攝;照片下方前景的煙霧來自「白色平原」號左舷飛行甲板下的三根煙囪之一;而此時「甘比爾灣」號船首正對著照相機,就是因為它不時微調航向以避開日艦的夾叉砲火。更有意思的是,右側遠方水平線上,依稀可見一個艦影;此時美軍驅逐艦都偏北,而且一直在施放煙幕,在這個角度,又沒有拖著煙幕的船艦,只會是日本艦艇!據推斷不是「利根」號(IJN Tone)就是「筑摩」號(IJN Chikuma),我個人傾向於前者。這張照片是二次大戰太平洋海戰中,少數幾張有美日艦艇一起現身的照片。

圖三,與圖一相同照片,「甘比爾灣」號(USS Gambier Bay,CVE-73)被日艦集火射擊,下方煙霧來自拍照者所在的「白色平原」號(USS White Plains, CVE-66)的煙囪。右側遠方水平線有一日本艦艇。

圖四是另外一張常認為是「甘比爾灣」號被集火的照片,但是從黑煙直昇後飄的景象來看,此時應是向接近上風(東北東)的東方航行,也就是還在戰鬥開始約半個小時內。此時五號位置的「甘比爾灣」號應該在環形陣前側,不會遭到日艦射擊。照片中雖看到四道水柱,但它們是白色,而左右最外側稍粗,有可能是兩道水柱重疊,所以還是從「大和號」來的砲擊。不過,在右側遠方水平線上,有一可能是日艦的朦朧艦影。

圖四常被誤認為「甘比爾灣」號被日艦夾叉射擊的照片,但是從風向及直昇的黑煙判斷,航向、及相對位置都不對,應是戰鬥開始不久被射擊的「白色平原」號。右側遠處水平線亦有一朦朧艦影。

事實上,圖五才是整個戰鬥中捕捉到最清楚的日艦艦影。從「甘比羅灣」號上空黑煙及六道白色水柱的位置,可知這張照片拍攝時間比圖一和圖三稍早幾秒鐘,白色水柱尚未抵達頂點開始消散,從下方煙囪煙塵與水平線的角度差來看,可知圖一/圖三是在飛行甲板上拍攝,所以遠方日艦艦影不很明顯,大部分艦體還在水平線下;而此照在「卡里寧灣」號艦橋高處拍攝,能夠很明顯地看到日艦艦體。由於艦體看起來較大,也有人誤認此艦是「大和」號;這當然是錯誤的認知,此時「大和」和「長門」還在航艦群的後方(北方),這艘偏東北的日艦,很可能是重巡「利根」號。


圖五,這才是二戰中同時攝有美日雙方艦艇最清晰的照片。照片中被射擊的是「甘比爾灣」號,右側水平線上是日本重巡洋艦「利根」號或「筑摩」號。


圖六,日本重巡洋艦「利根」號,「筑摩」號同級。

再吐槽一下。在 Lundgren 書裡,把圖三誤認為戰鬥開始不久「大和」和「長門」對四號位置「白色平原」號集火射擊的照片(書中照片24~25),還稱圖三左側的六道小水柱來自「大和」15.5 公分副砲。他顯然忘了自己才剛說過戰鬥開始階段「大和」號在距離「白色平原」號34,524碼開始射擊,15.5 公分副砲因射距不夠(最大31,784碼),彈著群落於「白色平原」號後方4,000碼。而更重要的是,「大和」號在1944年春就拆掉左右舷各一座 15.5公分三連裝砲塔,改為多座 12.7公分高射砲塔,1944年10月時,僅剩前三後三共六門15.5公分副砲,此時齊射只能使用前方砲塔,一次落彈只會是三發!

所以,教訓是:儘信書不如無書,即使看起來儼然專家的書籍,還是得一再質疑啊!


圖七,近似時間、角度的不同照片,因拍攝者所在高度不同,遠處日艦身影大小不同。上面一張大約在飛行甲板上拍攝,下面一張在艦島高處拍攝。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