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公?恁爸!

有時候看古人一本正經的註釋,實在歡樂。

《漢書・高帝紀第一上》:「漢王輟飯吐哺,曰:『豎儒!幾敗乃公事!』」

顏師古在這裡卻是板著臉說:「公,漢王自謂也。」可是,早已經封王,又不是沛公時期。

此外,《史記・酈生陸賈列傳》也有:「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迺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 』」

其實,班固和司馬遷在這裡運筆巧妙,把劉季小混混出身的神態寫得活靈活現。「乃公」、「迺公」有個最傳神的翻譯,就是台語裡的「恁爸」啦!

《史記・留侯世家》提到出兵平黥布之叛時,卻是:「上曰:『吾惟豎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此處倒沒說「乃公」,但仔細思量,上下句語氣不太吻合,或許是傳抄有誤或有人曲筆?倒是《漢書・張陳王周傳》中對同一件事的記載保留了劉邦講話的原味:「『吾惟之,豎子固不足遣,乃公自行耳。』」

簡單翻譯就是說:「我閣想一下,豎仔囝袂堪得,恁爸自己去! 」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