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不奇 -- 韓戰第二次戰役志願軍38軍113師14小時行軍72.5公里?

許久沒有碰韓戰課題,最近見到一則內宣又在撲天蓋地,說是韓戰第二次戰役期間,中國志願軍38軍113師全師從1950年11月27日下午至28日早晨,14小時行軍72.5公里(145華里),從北韓德川地區運動到三所里,擋住美國騎一師的去路,是世界軍事史步兵行軍奇蹟云云。

為何此事會讓人驚奇?因為若此事為真,那就意味著一整個師近萬人,維持每小時平均5.18公里的行軍速度達14小時之久。而根據一般軍事準則,行軍期間無可避免地需要定時休息、飲水、放水、進食,雖說平均5.18公里,扣除休息時間,實際速度得要達到時速6.2公里以上才行。更何況,在山區道路進行夜行軍,對體力的消耗更大,會更進一步影響行軍速度。

若是小部隊輕裝上陣,僅攜帶個人裝備彈藥及少量飲食,還有可能進行這樣的強行軍,就如台灣30年前步兵營測驗的水準。但是對一支需要攜帶備份彈藥裝備給養的大部隊來說,基本上是不可能維持這種強度的長時間行軍。這是各國近代軍事學多年來累積發展出的經驗,包括物理、生理上的考量,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不會因少數特例改變。也就是說,部隊越大,行軍時越慢。

日本二戰時期的《作戰要務令》稱混合兵種的大部隊,一日行軍24公里。同時期美軍《FM 101-10 Staff Officer's Field Manual》一個師每日行軍最多15英里(24公里),較小的部隊可以達到20英里(32公里),若強行軍一個晝夜,大約可達 33英里(53公里)。連中國解放軍自己的《軍官手冊(陸軍分冊》》也稱步兵一晝夜常行軍25~35公里,強行軍50公里。

為何部隊越大,行軍越慢?就算不考慮輜重的拖累,單單行軍本身,就有許多問題需要考量。部隊越大,人數越多,行軍時的隊伍就越長。若以兩列縱隊行進,前後兩兵間隔2公尺,一個團3000人,長度就是3公里,通過一個地點就要45分鐘。這也就是說,若從同一地出發,先頭團開步走後四個小時,一個師殿尾的單位可能才剛出發。而在行軍途中,有各種影響隊形變化的因素,如前面行動影響後續單位的反應等等(例:高速公路上前車踩煞車稍稍減速,向後傳遞500公尺後可能讓整個車陣近乎停了下來),更是讓大部隊行軍快不了。所以很明顯地,所謂14小時從德川至三所里,只能是先頭部隊抵達,不會是全師抵達。若全師抵達,那殿後部隊豈不是得走得更快更神,10~11小時走完72.5公里?

雖然從軍事準則及常識上看知道不可能,大陸方面也有許多有識之士質疑,但還是有許很多人相信精神原子彈的威力,也不仔細溯源檢證,反而更盲目地宣揚這個奇蹟,甚至有稱這個行軍是直接翻山越嶺進行越野運動,還找出不知是何時何地共軍涉雪越野爬上山丘的照片,更進一步將這奇蹟渲染成了神蹟。

多年前看到這個奇蹟,只當是宣傳放衛星,未曾深究。因為當時用美軍地圖粗估過,直線距離30多公里,再怎麼繞,行軍距離也不會超過60公里。而自己當年翻譯 SLA 馬歇爾的《中共部隊的攻擊戰鬥》,其中有一句讓人印象深刻:「在向交戰區域前進的時候,中共部隊的隊伍似乎都選擇最容易前進的路線──主要補給線、補給小徑、河床、以及山谷。」若非狀況特殊,在有路可走的情況下,沒有人會浪費體力進行越野運動,這根本上說明了神蹟的不可能。

時隔多年又看到這些農場文,就把舊的原始資料拿出來,利用網上各種方便的資源,細細檢證一番。

原始資料來源是中國志願軍38軍司令部在1950年11月第二次戰役後編寫的油印資料《第二次戰役戰史之部(軍運動進攻)》(以下簡稱《軍運動進攻》),由解放軍軍事學院戰史教研室在1959年9月15日翻印。這是在2010年前大陸比較寬鬆的環境下蒐集到的原始戰史資料。

剛翻開來,就看到一個有意思的數字。《軍運動進攻》稱:「16小時行軍145華里。」得,根本不是14小時,這些內宣自己先減了兩個小時。若是16小時,平均時速應是每小時 4.53 公里,而不是 5.18 公里。



那麼,行軍的起迄地點和時間如何?《軍運動進攻》裡都有,先談談背景。

1950年11月25~26日,志願軍38軍對聯軍最右翼韓第2軍團在德川一帶的韓7師第5、8兩團發起攻擊,將其擊潰四散。韓國陸軍各師在韓戰爆發前本就未滿員,且缺乏裝備及訓練,在北韓人民南侵的第一階段損失慘重,靠7、8月間的緊急徵兵補充,更沒有訓練時間,戰力極弱。從1950年末至1951年中,韓國部隊跟共軍作戰時都是一觸即潰,成為共軍歷次戰役重點打擊的目標;韓軍潰散,聯軍陣線上出現漏洞,共軍遂能深入威脅美軍部隊側翼,迫使聯軍大幅後退。1951年中後,雙方進入對峙狀態,戰線穩定,韓軍有充分時間輪訓,戰力遂大幅提昇,才能跟共軍進行一對一的較量,以1952年秋韓9師與共軍38軍間的白馬山戰役為代表。

11月25日白天,向北推進的韓第2軍團前鋒進入共軍阻絕線,攻擊受挫退卻,當晚共軍38軍對德川發動進攻,右翼112師從西側、114師從正面進攻,左翼113師從德川東北向南迂迴到德川南面,切斷韓7師第5、8兩團退路。戰鬥到11月26日晚19時,德川戰鬥結束。當晚113師位置分佈如下:338團在德川西南青龍里,337團在德川東南堂洞(「當洞」,譯音差異),339團在附近的价(gā)地洞,師部在松隱里(「松陰里」,譯音差異),一直休息到27日16時,開始向三所里運動。

往三所里行軍經過的地點正好都有紀錄。338團27日16時從青龍里出發,經過水底站、上新里、安山洞、松峴(xiàn)、龍水站、野青站、冷井站、鷹峰站、新興站、慕聖站、街上站,於28日8時抵達三所里,前後共16小時。


有了詳細地名就好辦了,進入中研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的Korea Historical GIS系統,找到平壤(Pyongyang)東北北的德川(Tokchon),然後點入左邊 Layers,點選「日治時期北朝鮮五萬分一地圖」,Voila!這是日本總督府在大正年間至昭和初期繪製的五萬分之一地圖,地名以漢字和片假名標示,正好符合需求。

沿著上列地名,從青龍里一路找過來,顯而易見的,338團都是沿著谷間泥土道路行軍,地形雖有起伏,但並非過度崎嶇。大部分路段是以一條虛線加一條實線標明,這代表是路寬2~3公尺間的道路,少部分以單一虛線標示的是路寬不及1公尺的小徑。整個行軍路線中,最高點在松峴附近,之後一路下山到大同江河谷,河谷就没有太多起伏了。接著,利用這圖的功能,儘量符合路的曲度,用滑鼠一路點過去,試了兩次,各為48.34 公里和48.6公里。也就是說,就算加上少許點圖時的誤差,338團行軍的全程應該還不到50公里

用中研院 GIS 系統測量德川至三所里道路距離


此圖左邊是起點青龍里,右邊是終點三所里。

將這條路線資料導出成 KML 檔,放到 GPS Visualizer 看看高度資料,果不其然,從青龍里開始行軍的前10公里,從150公尺爬到400公尺,平均不到3%的坡度。翻過松峴後,雖有起伏,基本上一路下坡到海拔不到100公尺的河谷,一直到快到三所里,才再翻過一個落差200公尺的小山。這是很正常的沿山間道路行軍的高度變化。如前所述,任何部隊行軍都不會無緣無故地有路不走、浪費自己體力。而這道路也都是當地居民千百年來走出來的,只會遵循最小阻力的自然原則。

另外,既然是夜行軍,光線也很重要。在月光下走路和完全摸黑走山路的速度自然會有極大差異。查詢德川地區當天的月相資料(phasemoon.com),發現27日當夜正是滿月後第三夜,月亮於晚上1848時升起,28日早上1001時才落下,月相達91.13%。這說明了當夜行軍有充足的月光照明,對視線影響不大。

整體綜合來看,113師的第一梯隊338團用16小時強行軍約50公里,平均時速 3.125 公里。考慮泥土道路可能有部分冰雪,又是山間道路,這行軍速度算是不錯,但是談不上什麼奇蹟。

這是第一梯隊338團的速度,而113師其餘部隊的速度又如何呢?正好,也有資料。28日下午16時,第二梯隊337團1營協助338團向北出擊,擊退美軍騎五團向南撤退的部隊。此時,337團主力進到慕聖站,而113師師部及339團3營抵達冷井站。慕聖站距三所里約5.5公里,而337團原來所在的當洞距青龍里約 6 公里,所以,337團花了24小時行軍50公里。113師師部及伴隨的大小行李隊行動只會更慢:冷井站距三所里約10.6公里,而師部原來所在的松陰里距青龍里約8公里,所以,113師師部及附屬單位24小時行軍約47公里

這些,才是113師全師各單位的真正行軍狀況。沒有奇蹟。

至於為何會出現145華里/72.5公里這種數字,應該是因為當年共軍所使用的北韓地圖非常粗略,不是精確的比例地圖(在個人閱讀過的其它韓戰共軍資料中曾抱怨過這個問題)。雖然北韓人民軍應有精確地圖,但那個時候北韓軍隊兵敗如山倒,退入中國東北重整,恐怕也沒能力供應地圖。想來是撰寫這份材料的參謀或是自由心證、或是為了表功,大手一揮就寫了這個神奇的數字,後人就照抄,而整個環境氛圍又不鼓勵質疑發問,所以就變成了神奇的傳說。


參考鍊結

中研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Korea Historical GIS

GPS Visualizer

Moon phase on Monday, November 27, 1950 in Tokchon, North Korea

中共部隊的攻擊戰鬥








張貼留言

0 留言